对知识的学习必须是纯粹的精神的追求。
一个很富有的重教育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金钱投资,或许并没有让金钱成为学习、成长的压力,也许只是一件再日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这样的家庭的好学的孩子会学得很轻松,且很努力,很有自我价值感。
而一个富有且也很看重学习回报率的家庭,孩子往往是很压抑的。孩子在努力,但是如果没有达到自己或者家人的期望值,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收获匹配不上家庭的栽培,自卑感油然而生,宁可逃离优厚的待遇,什么都不要。如果孩子很优秀,而家长不懂得适可而止,期待优秀、优秀、再优秀,不断给孩子增加砝码,那么,孩子也依然会觉得自卑,永远不能使家人满意,迷失自己,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与活着的意义。
所以,一个富有的家庭,更应该注重简朴教育,即可以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却保持最朴素的精神追求:尊重孩子,让孩子的精神领域自由成长。总之,谈及学习时,物质与精神要分开,客观而论。物质与精神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混为一谈。
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庭,经济能力是有限的。但只要把学习的成本降到最低,就可以尽量不去考虑经济成本和人力成本,大家压力都很小,学起来也很自然、很轻松。
反之,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如果付出的成本太大了,那么,它不可避免地会去要求严苛的回报。这样,思想上考虑太多了,容易误入歧途,和急功近利没什么两样,终究学不好。
所以,在学习方面,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应尽量少花不必要的钱,把钱用到“刀刃”上,厉行节俭。这样,大家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可以轻松上阵。然后,可以做到只从时间和生命的宝贵性以及自身的习得衡量学习的收获与高效,不从金钱、物质与人力付出的多少来求取收获与高效。
不论是富有的家庭,还是普通的家庭,金钱付出观,人力付出观,以及教育收获观、高效观的达成一致,是当今社会家庭内部和谐的至要条件。
我特别强调一句,希望每个家庭里的成员都努力地担好自己的角色,并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努力与需求,不藏不掖,直面问题,高效沟通,积极解决,共同面对,共同成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微杜渐,切不可把不敢说、隐晦、伤痛的问题留给尚在成长中急需帮助的孩子去独自消化,那样有可能带给家庭永远的阴影。阴影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照进来的阳光太少。愿我们每个人在接受阴影的同时,又能刻意地练习,让自己由内而外地散发温暖的光芒。
我相信,富有家庭的生活,应该是富有而美好的;富有家庭的孩子,应该是具备很多优质学习资源的,肯定可以学好。只要切记:富贵不能淫。这里的“淫”,是指源源不断的物质要求和杂而不定的精神要求。越富有,越需要非凡的自律,才能尽享学习本身的乐趣。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亦可以简朴而美好;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也可以好好学,并学好。只要记住:普通家庭的孩子,对物质的需求只需要适度即可,因为,学习的本质是纯粹的精神的追求,你可以不需要刻意地放下什么,只需要忘我地投入,就可以直达精神的象牙之塔。
2024.1.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