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变革

作者: 汉说信数 | 来源:发表于2024-01-25 11:41 被阅读0次

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林汉铭

也许你不会相信,一场临时性的培训改变了我的教育轨迹,让我有幸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结缘,开启了属于我的信息化教育变革。

【立春:悄悄埋下理念的种子】

在2019年之前,我对信息化的追求更多是技术层面上的创新应用,那时的我热衷于用各种各样信息化手段,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课堂难题。“精美的课件”、“炫酷的展示”、“个性化资源推送”、“学生多维评价”这些都是当时我认为最棒的信息化课堂该有的样子。也正是如此,后来很多小伙伴时常调侃我是“某沃大神”。现在想想,当时对信息化的理解着实狭隘了些。

2019年暑期福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提升工程是我对信息化教育变革的一个很重要转折点。我还记得,这场暑期培训是采用了初级、进阶、高级研修班,那也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教师培训也能进行分层教学,实在太特别了。培训过程中,王绪溢博士、陈蕾老师、王瑀老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无论是交互式的讲座,还是沉浸式的工作坊,无时无刻都让我去感悟“以生为本”的课堂新样态,并对它以及这个团队心生向往。

原来,信息化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

【小满:慢慢变更思维的方式】

与麻吉星同行的这三年,也是我信息化成长最快的三年。从当初的“心生向往”到如今“慢慢驾驭”,与其说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不如说是思维方式发生了质变。

变化1:为了你,首先改变我自己

“把孩子放在心里”这是王博士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简简单单的7个字,道清了“以生为本”课堂的实质。然而,真正做到这7个字的人实在太少了。为什么这么说?要做到“把孩子放在心里”,那么教师就要站在每个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在对应的阶段给予对应核心素养的培养,使之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chatgpt已经具备了应用思维,如果教师还停留过去只教孩子模仿、记忆、理解、应用这些低阶思维,那么远远无法适应未来需要。

当思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教学设计和学习方式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迎接这些变化,首当其冲就是提升自我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学习“布鲁姆目标分类”,让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整体规划,有意识地添加高阶思维训练;其次,学习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改变学习方式,让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提升教学效果。再次,以“同侪教学法”为理论支撑,提升数据决策能力,高效推进学习进程。最后,补充数据分析相关知识,让我可以更加科学地对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展开干预和调整。当然,顺着自我追求的逐渐提升,理论需求也会随之提高,阅读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回头看,自我提升意识的形成,是我整个思维变更的基础,在拥有了足够的理论作为支撑之后,我的整个眼界也更加开阔。

变化2:跑步必须是双腿的事

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化手段的介入给了年轻教师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我原以为只需要将信息化做到极致,就能不断超车朝着教育“制高点”前进。但事实告诉我,信息化只能提供教师弯道超车同级或略高级教师的能力,但想要提升一个大台阶,光光提升信息化的能力是绝对不够的。就好比一个运动员,一条腿的肌肉超级发达,另一条腿力量不足,一强一弱很难跑快。所以,跑步一定是两条腿的事。那与信息化并肩的另一条大腿是什么?信息化初期和信息化中期到底有什么区别?

信息化初期的课堂(课时设计+调查检测),这个时期的课程大多数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由于教学任务的要求,这个时期常常会出现拖课或者课程上不完的情况。其实原因很好理解,加入信息化和小组学习,必然会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如果此时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单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时间肯定是不足的。正因如此,很多同行者在初期遇到挫折,就放弃信息化回到了原来传统课堂。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同行者看到了信息化课堂带来的学生高参与度和及时反馈,在那里咬牙坚持。在我看来,信息化初期也是信息化变革的迷茫期,绝不能安于现状,就像林荫小路,突破则是大好风景。

信息化中期的课堂(结构化教学+数据分析),这个时期教师将打破原本单课时教学任务的限制,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这样的好处是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深入且连贯,能够从整体视角看待一类事情,同时也便于方法的学习和素养的形成。例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让孩子们充分利用格子图,在交流和对比多种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面积公式的背后原理其实就是将“不好数”的方格转化为“好数”方格。方法不同,但本质相同。等到了探究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时,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明白如何去探究,公式的推导方式也足够发散,富有创造型。不仅在专业上,进入这个阶段的教师具备一定的数据意识,对数据进行有目的地分析和预测,从而实施更加精准的教学决策和教学干预。这个阶段使教师逐渐走向成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效益,教师信念趋于稳定。

从初期到中期,我深刻感受到信息化虽然是一条高速路,但也需要专业的加持,专业和信息化并不矛盾,二者齐头并进,互相促进,相互提升,让你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变化3:没有数据都是耍流氓

信息化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最大的标志就是数据分析观念。自从进入信息化的中期,我思维开始剥离主观感知判断,进入客观分析和决策。然而这种改变是从认知角度直接变更了我的思维结构。回顾这个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就是王博士在疫情期间,指导我从数据角度来观察教学行为。这个指导过程,我把它分成了三步走:第一步只看课堂数据来分析教学决策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更优的决策。第二步利用教师周报或年终报告这类阶段数据,反思自己的周期行为中的“优势行为”和“隐患行为”,从而提出进一步的决策。第三步从多角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要变量,通过控制主要变量发挥数据的指导价值。

记忆最深的一次,为了找到我的薄弱课型,我花了将近2小时将全学期所有课堂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再加工,虽然过程非常枯燥,但我乐在其中,最终发现问题大量集中在练习课,而这些练习课又大多都集中在代数领域。反思中,我发现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代数练习课一般比较抽象,我急于纠错,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就“控制不住”老想讲解;另一方面通过查看问题难度,难度平均值高达0.77,问题偏简单,无法达到同侪学习契机。也正是这次分析,让我在第二学期教学时,及时调整,教学效果明显加强。

数据最美妙的地方,就是让人深刻体会数学的无处不在和指导价值。

【秋分:渐渐收获成长的快乐】

静悄悄的变革,背后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收获未必和付出成正比,但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机会不是等来的,是需要我们随时随地准备好去迎接的。

19年-23年,是我专业成长和信息化成长最快的几年。在此期间,我认定了鼓楼区第七届数学名师、福州市骨干教师,同时获得了信息化教学能手和区教学技能赛一等奖。连续3次获得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课堂比赛的典型案例和创新作品。区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共计40多场。简书“汉说信数”共计教学反思13w字。这是对我信息化和专业的肯定,但也是过去式,在未来我还是会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特别感恩一路走来所遇到的贵人和师父,无论为人处事也好,专业及信息化也好,感谢你们给我的无私帮助。

相关文章

  • 【静悄悄的教育变革】

    五龙中学纪念一二九朗诵·歌咏大赛

  • 教育变革的核心是培养人才

    魏忠博士在《静悄悄的教育变革》中对当前教育变革进行了批判。 教育过剩,学习不足;情怀过剩,理性不足;面上过剩,深度...

  • 雨夜

    静悄悄的夜晚, 静悄悄的飘着雨, 在静悄悄的树下, 我静悄悄的想着你。 静悄悄的角落里, 我看到静悄悄的你, 静悄...

  • 夜悄悄的静了

    夜悄悄的静了,星星却带来了闪亮。——题记 夜 悄悄的静了 我以为陪我的 只有这满世界的黑暗 和静 却不知 它带给我...

  • 转载——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国内语文教育界酝酿、思...

  • 【剽悍财富进化读书营成长记录】不一样的2020,不一样的2月

    这个2020,伴随着新冠肺炎,一起静悄悄的来了,静到我们毫无防备,静到我们猝不及防。就这样静悄悄的,2月也来到了最...

  • 2019兴成长计划之一场“静悄悄”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

    那些年,由内而外的课程变革往往被称为“静悄悄的革命”,现在是大信息时代,技术支持这一点本也不应该是“静悄悄的”,那...

  • 还有你

    夜 悄悄的静了 静得只有一个人 这世界好安静 好安静 不 还有你

  • 悄悄来过

    在夜深人静时,我悄悄的…… 来过! 嘘,脚步轻轻的,都在睡觉…… 寂静,舍不得吵了这份安宁。 悄悄的来了,轻轻的踩...

  • 查尔斯河畔

    查尔斯河畔 文/无花果 (1) 岁月静盼 悄悄的来了 悄悄的走了 心涧流淌着 查尔斯河的 岁月悠悠 宽阔的心 泛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悄悄的变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hv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