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感悟ABC》
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作者: 尼采在芝华塔尼欧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22:59 被阅读0次
        “雕塑家极其近亲史诗诗人沉浸在对形象的纯粹观察之中。狄奥尼索斯音乐家则无任何形象,他本身只是原始痛苦极其原始回响。”——《悲剧的诞生》尼采

人类文明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代表人类独特“思想特质”的文字与符号,悄然间却成为了最廉价的东西,而文字与符号之中人类自己的思想结晶,也恰恰成为了人类时而弃置不顾、时而却又梦寐以求的“乌托邦式迷幻之酒”。

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想要进步,却不想读书。想要读书,却埋怨没图。”

我们对自身感官的满足欲望,尤其是对“视觉感官‘右脑关怀性’”的过分满足,占据了我们思考的时间,占领了我们思考的高地。

远古时代的先民以口语手势交流信息,这是人类开始成为地球生物中的佼佼者、在其生产力及社会关系滥觞之时,源自人类本性中智慧地探索与实践。

他们多以感官交流,但绝没有为其所“操控”。从结绳记事、手制工具,再到群体狩猎、物品分配,从完全的口头表达到简单的符号标记,以感官表达思想,以思想指引行动,无不体现出他们的“由其感而思,返其思而感”的知行方式。

这一时期,他们的感官,特别是视觉感官,仅仅多是他们思考过程的次要“传收工具”。

远古之后、一直到如今这个“进化倒退时代”之前的漫长岁月,我们的祖先开启了文字与符号的“黄金时代”,文字、纸张、印刷机、书籍更多地并且最大程度地成为了我们人类“思考之树”的集中展现。

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文字符号虽不及肢体语言有着丰富的形式,但其所拥有的“视觉符号思维对象化”的特殊作用,以及对人类思考成果的呈现、保留和传承,却是口语和视觉及其他肢体语言无法企及的。

庆幸的是,我们终于拥有了思考。

不幸的是,我们有点想扔掉思考。

宇宙万物在不断运动、社会总体也在不断发展,可作为社会主体的我们,究竟是在追赶这个世界前进的步伐,还是在听之任之的南辕北辙、溯洄退化?

我们现在很多人的思维运作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远不如远古时期的先民。因为我们过多的注重视觉的“感官自我”的满足与享受,却忽视了“思维自我”的运作机制。

简而言之,现在的我们,活得宛如《玩具总动员》上那一对儿“蛋头夫妇”的现实版玩具——只有满头的五官和躯壳,全无思考的魔力与灵魂。

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更多的视觉传达这些感官上的井喷式“灌输”,让我们魂牵梦绕、醉生梦死,全然忘记了曾经那冥冥思忖的激情与活力。

所以就催生了类似这一连串思细极恐的普遍现象:

有文字、符号的地方如果没有插图,被关注程度基本都会降低,图片与文字篇幅的比例越发缺少上限;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其他诸多领域都将外在形象作为选拔的重点,美国更是惯于将选拔总统称为“选美大赛”;

即使坐在电影院中一起享受放映式的视听盛宴,大概也不会花费时间买一本原著作品坐下来细细品读;

短视频中那碎片化的世界呈现,即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认识世界的唯一之路,就连网上聊天的形式,也从“手指时代”到被“斗图互怼”所替代,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

就人类的生理结构与特性来说,眼睛所接受到的信息是最多的,这亘古即此且毋庸置疑,但我们不能因为绚丽的彩虹而丧失思考、认知彩虹的能力。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挽救我们自己的良方其实一直就摆在眼前、恒于心间:

让一直在远眺绚烂的眼睛歇上一歇,

低头瞥一瞥近处桌上的跳动的字符,

让“视觉化了的大脑”稍作调整休息,

随即重新开启它思考与妙想的主机。

        “如果你像只将头与四肢缩回壳中的乌龟一样隐藏你的五种感官,那么你死后也会获益匪浅,你将得到天国的极乐。”                                      --《权力意志》尼采

学会让大脑哼唱“视觉符号思维对象化”的神灵——文字的颂歌,相信这样,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进化倒退的人类悲剧实难上演。

〈注释〉①“视觉符号思维对象化”:即大脑将视觉信息中所获得的有特定意义的抽象性符号或文字(而非完整的具像性图像)转化为思维内容的过程。

                ②“视觉感官‘右脑关怀性’”:即一种更倾向于使右脑其“艺术感性”功能发生作用的心理状态。

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附:〈“视觉符号思维对象化”、“视觉感官‘右脑关怀性’”为本人创造,附上个人理解〉

(完)


相关文章

  • 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雕塑家极其近亲史诗诗人沉浸在对形象的纯粹观察之中。狄奥尼索斯音乐家则无任何形象,他本身只是原始痛苦极其...

  • 溯洄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一再地强调,无非就...

  • 溯洄从之

    你来吗 要不我去 这夜色太紧张 琴声太凄凉 叫人心里慌 笔锋回转 沉重且长 青花绣出的旗袍装 又让我含苞待放 可如...

  • 溯洄从之

    竹生在十岁以前,是流浪着长大的。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师傅的时候,师傅伸出手说:“孩子,你愿意跟我走么。”本以为这世...

  • 溯洄,从大埔开始

    溯洄源自《诗经》中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 如此这般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溯洄

    如果可以和过去相恋,初恋是不是在夏天?我总是记起那唯美的画面,风一样的过往掠过你我之间。你走的却是单行线,时光却让...

  • 溯洄

    有水一方 以石为堤 蒹葭苍苍 时值日暮 沙鸥翻飞 有风来 临河而立 裙角扬 满腹心事 付流水 河缓 露方形土丘 间...

  • 溯洄

    晚秋夜雨,想起了家乡,提笔一诗: 《溯洄》 摩诘眼中的长河落日 泛着孟德笔下的星星珠链 苍凉、幽旷的大漠小镇上 商...

  • 溯洄

    给自己的这次作品展的个人海报名叫溯洄,取了逆流而上的含义,时间淘洗的往昔,一淋洗着过往的自己,还记得两年前的自己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思想巨人”到“视觉动物”的溯洄式“进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ip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