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意尤未尽吃黄瓜——
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同田汉先生访问苏联。
有一次参观列宁格勒后二人乘火车回莫斯科。
窗外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而车箱里温暖如春。
他俩同到餐车吃 饭, 边吃 边聊天,兴致很高。
上来一道菜,盘中配有一条鲜绿色的黄瓜。
二人吃了觉得脆嫩异常,十分可口。
等上完菜,就各要一条黄瓜,充作饭后水果。越吃越觉有味,欲罢不能。
黄瓜 乃寻常之物,旦黄瓜很小,就再来一条,又来一条。
不知吃了多少,意尤未尽。列车快到寞斯科站时,餐车服务员开来帐单,
二人吓了一大跳,原来这些黄瓜是在高寒地带用特殊暖房种植的。
价格昂贵,大概折合六七美元一条,总计约一百多美元。
二人哪有这么多外汇,一起倾囊,不够付帐,闹了笑话。
他们只好表明身份,欠帐下车,赶紧到大使馆去借款归还。
徐悲鸿(1895-1953)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寿康,江苏宜兴人。
少时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己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在美术教育上,力倡“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
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擅油画、国画,尤精素描,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人物造型注重写实,善于传达神情,其历史画寓意深刻。
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
有《中国画改良论》等论文,后辑为《徐悲鸿美术文集》,并有油画、彩墨画、素描等画集多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