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印分享会

作者: 东观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22:58 被阅读132次

      英伦回来,虽然写了简书,还有朋友意尤未尽,恰好与印度之行前后相距不久,于是周日和几位友人在工作室做了个简单的英印分享茶会。

        首先,不论印度之行还是英伦之旅,都要感谢朋友们一路的点赞支持鼓励,让旅行变得更有意义。当然,也发现很多朋友并没有时间认真读完所有文字,所以再复习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这样地互动,也促使我从更深的角度,更理性的方位去看待东西方文化。

        然后,我在简书的直观记录基础上,从历史、地理两方面加以了剖析,抛砖引玉,大家继而从宗教、文化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三个小时下来依然意尤未尽。

        分享会后,我想起了这趟“博物馆之旅”,把一个很棒的博物馆漏介绍了。就是位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旁边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为维多利亚式建筑,形似中世纪大教堂。走入其间,一下孑似乎很难和动植物产生联想,电梯进入了神秘的地球中心,人仿佛婴儿回到了母体,地核、地壳、风火雷电,所有的发生发展从动态和静态展现了出来。

        高大的钢铁穹隆,悬挂着的巨型动物的骨架,似乎始终上演着《博物馆奇妙夜》的剧目。馆内大约藏有世界各地的7000万件标本,其中昆虫标本有2800万件。每件标本都制作得那么精美完整,大多还都配有生存的场景,走着走着,还真觉得它们活了。它们身体力行地在讲述自然界的故事。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原为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的一部分,1881年由总馆分出,1963年正式独立。达尔文先生端坐正堂,大自然的教父,舍我其谁。

标本与镜头的对视 达尔文塑像

        大自然是神奇的,自然博物馆也是神奇的,鸟兽虫鱼,国人见了,若是从前定是画将下来,现在改拍个照片,饱了眼福,后必先饱口福,抓来杀杀吃了。而洋人似乎更喜活僵尸,如同木乃伊一般的一一制成标本,这放着看的确比图画照片更深动形象些。我猜想这应该与文化无关,与科技水平有关,与自然保护意识有关,与博物馆建设者的敬业精神有关。

        还漏了一个经典景点没介绍,就是阿尔伯特皇家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是一个位于英国伦敦西敏市区骑士桥的艺术地标,该音乐厅最众所周知的活动是自1941年以来一年一度的夏季逍遥音乐会。夜幕下,象一个诱人的大汉堡,旁边是皇家艺术学院,马路对面有阿尔伯特亲王这位无冕之王的雕像。

音乐厅外观局部 阿尔伯特亲王雕像 音乐厅外景

        关于印度,和中国埃及一样,是个文物遍地的国度,同时也和尼泊尔一样是个人畜共处的国度,它辉煌过,但象被英国強奸后一蹶不振的大美人,让人满心的同情和怜悯,想说爱也不容易,想说不爱又惦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印分享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cu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