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焦艳丰《大概念教学》p42--46
三,大概念的生成机制
2.大概念:融通学科概念和日常概念。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脱离现实世界,以至于学生很难将学校中所学迁移到现实世界当中,可以说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有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概念有日常概念,学科概念之分。这两类概念的学习方式不同,日常概念的发展进程是向上的。而科学概念的发展进程是向下的,但是这两种概念实际上是可以通融的。科学概念分为跨学科概念和学科概念两种,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当前学校教育主要以学科课程为主,而人们发现在学科课程中学上学到的知识很难迁移到现实世界中去解决问题,便开始质疑学科课程对学生未来的意义。 事实上,学科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学科需要学生专门学习,并配套有特定的教师,特定的教材。特定的考试和特定的时段。可是慢慢的,学校的学科教育演变成了一个自足的闭环系统。脱离于现实世界而存在,这才引发了人们对学科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性质的怀疑重审社会。建构主义学者杰根,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认为没有脱离情境的语言,只有在情境中的语言,而目前学校教的恰巧大部分是所谓脱离生活情境的经典学科知识。这里只是只有在被纯化的学校教育情境中才适用。不仅是不同学科语言之间存在着隔阂,更重要的是教学科语言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语言之间有着一道巨型的鸿沟。因此杰根建议学校教育应该面向现实世界去讨论一些人们共同关心的现实话题。话语能在真实问题的导向下被不断的解释重组和变化,焕发出语言的生命力,而不是一套仅适用于应付学校的作业和考试的话语。他能消除学科知识的刻板性学科和跨学科课程的产生都是与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我们要在学校中引入更真实的问题,使学科语言更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倡导跨学科课程,因为它更符合现实世界的问题形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