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现状而言,我似乎没有那种只仰赖感官,尤其是眼睛,所接收到的信息来下定论的习惯。
因为不愿意过于片面和武断,所以,我曾尝试着去界定“看”的定义,只图凡事能够一目了然,不被细枝末节绊住手脚,以便透过现象直抵本质,而无须拐弯抹角地浪费精力和时间。
在我看来,除却眼之所见,其余感官产生的能效,以及心灵的力量被启动之际,内里自发地萌动而乍现的洞见,统统都属于 “看”的范畴。
如果只是单纯的“看”,而不掺杂个人情感地对所见所闻加以评判,这对于贴近客观事实的帮助,无疑会更加有效和明显。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鲜少人能够,或者愿意做到这一点。原因无它,感官不过是心灵的工具,一旦心有所动,无论是否意识到或者表达出来,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跟随心绪起伏跌宕,边“看”边发表自己的意见。
倘若稍稍静下心来,想必不难发现,意见的发源地,不外乎彼时心里升起的情绪或感觉。而它们时刻生灭变化的特点,不仅证明了其自身的虚幻,而且还揭示了二者那非真实存在的根本属性。
正因如此,情绪和感觉才纯属私人订制的念头集成,囊括了个体视角的限制及其隐匿的狭隘,所以往往流于局部与表面。
就像许多人笃信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那样,他们在与之交集的过程中,通过将自己的念头投射到对方身上,下意识地维护着,事实上是强化着自己的预判。
毫无悬念,这样验证的结果多半符合人的预期。那一刻,人们不是惊讶于自己灵敏的直觉,就是沾沾自喜于自身精准的判断力。
其实,无论哪一种情形,均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边见,故而难以实现窥斑见豹的美好夙愿。除非心灵平安静谧,不妄动,不造作。否则,别说看清一个人了,万物的全貌都难以得见。
实际上,称之为意见、评论、建议也好,或者评估、论述、观点也罢,归根结底,这些纵横交错的念头,无非是心灵的平静被打破之后的产物。由于携带着心动的涟漪,因而于诞生之初,它们就已经偏离了心安理得的本然。
于是,心不平所引起的波动,凭空生起一串串念头,风起云涌般地迅速占据我们的心灵空间,并伴随着各种觉受,让人信以为真之余,顺理成章地将这些不实之物视为理所当然。
紧接着,心灵又挥斥方遒,指导着身体将此间种种想法尽数演绎出来。不管是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戏码,还是花好月圆、落漠寂寥的剧目,总之,纷纭万象的画卷便由此而展开。
诚然,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如秋云。无尽过往留下了数不清的遗憾,只不过,我们依然自顾自地行走在心动就要行动的轨迹上,不时抱怨命运的不公,或将遗憾强压至心底深处,再自我催眠地感恩所有的安排。
或许,有人对这样的说法相当不屑一顾,甚至莫名愤慨。因着一切看上去如此真实,尤其是那些高大上的信念,将自我装点得甚为庄严且兼具使命感。
不得不承认,信念再高大上,也属于评判的范畴,尽管它拥有闪亮的光环。一旦生出了评判,心灵已经在波动中失去了平静。介时,无论面临何种境遇,体验到的不过是自身的念头,根底里还是虚幻。
况且,心灵平静与否这桩事情,只要不存心自我欺骗,我们完全能够心知肚明,无须借助丝毫外力。
内在平安之时,呼吸自然舒缓,眼光也自然柔和无波,内里掀不起一丝波澜。眼中之物,不过是在如其本来地诠释自己。因着远离了是非曲直的框架,身逢的际遇有如江河湖海里自然流动的水,一切只是顺畅地流经自己,不再有磕磕跘跘的障碍。
与此同时,爱情的甜蜜、事业的无奈也好,取悦人的姿态、求而不得的沮丧也罢,我们不会再紧抓住任何东西不放,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简单。
心平气和的常态,入眼入心皆是和谐圆满,凡事都能视宠辱为寻常,时时也能安享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随性自然。既便际遇难以尽如人意,也牵引不出如往昔那般患得患失的体验。
慧能大师有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将这番话稀释为“平心”二字,用以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