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林人词 柳梢青 中元
宝月虚烘,梵音焰口,古往时空。念里浮出,祈香越界,上下圆通。
奈何荒塚难拥,缅怀处,忧伤郁浓。望断山川,觅寻祖辈,指梦回中。
20170904 23:10
今天是2017年的农历七月半,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亡人节”,也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称之为“中元节”。
小编从度娘那里认真地查了一下,度娘是这么说的: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四大祭祖节日,又与上巳节(三月三)、清明节、寒衣节(十月一)并称的四大节,传达的是敬畏精神,宣扬的是一种感恩文化,而敬畏和感恩恰恰是今天的人们所缺失的。
感恩先祖,敬畏自然。七月十五是月圆之夜。远古时期,人们崇拜月亮,视月亮为时间、生命之神,每逢月圆之夜都要载歌载舞举行庆典,也就是“跳月”,因此中元节的起源与月亮崇拜有关。七月十五在古时候被称为“秋尝”,意思是七月初秋,谷物成熟了,用新收获的粮食来祭祀先祖,给先祖“尝新”,同时也祭祀土地和庄稼。所以中元节祭祀先祖,既是感恩先祖,向先祖汇报丰收,同时也传达了对粮食、土地的崇拜,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三元居中,敬畏天理。中元节来源于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三元”相对应的就是三个节日,其中的上元节就是元宵节。
道教又有“三官”的说法: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相传七月十五这天,地官出巡人间,分辨善恶,并察看人鬼劫数,所以那些饿鬼囚徒也在这一天聚集起来,等待赦罪超度。
中元节在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 他在修行中仍然很想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发现母亲已经变成饿鬼,吃的喝的都没有,境况可怜。目连于是运用神通,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伤心,就向佛祖求助。
佛祖对目连说,他的母亲在世时,做了不少恶事,犯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后来佛祖告诉目连解救他母亲的方法。
善恶到头终有报。头顶三尺有神明。所以我们应该像古人那样敬畏天理,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善去恶。
三教合一,慈悲普度。七月十五虽然通常称之为“中元节”,其实它是融合了儒家的祭祖节日,历史上的道教“中元节”,以及佛教“盂兰盆节”,这样“三教合一”的一个祭祀祖先鬼神的节日。
中元是由上元而来的。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那么中元节是节,也应该张灯,庆祝节日,由此中元节有放河灯的习俗。
人为阳,鬼为阴;陆地为阳,水下为阴。所以,上元节张灯是在陆地,而中元节张灯是在水里。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流。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古人认为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代表还没有忘记那些冤魂怨鬼,这表现了古人的慈悲。
道士在这一日的夜里诵经,进行十方普度,让饿鬼囚徒得到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就是“盂兰盆会”。“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倒悬。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
中元节人们还会“烧街衣”,在天黑后,带着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目的是让那些无依无靠的孤魂有衣服御寒,有食物填饱肚子。
人鬼同行,敬畏生命。鬼是纯阴之物,大多数时候只能生活在阴界,很少能到阳间来,但是农历七月是个例外。
传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人们在七月被迫与鬼同行,尤其在是在中元节前后,所谓“七月半,鬼乱窜”,在给鬼魂施舍食物的同时,还要提防一些坏鬼、恶鬼。
由此产生了一些禁忌,比如谚语说的,“夜黑睡觉别开窗,鬼不走门惯吓人;夜黑行路不回头,鬼走无声楞惊心;夜黑人叫不应声,应声就有鬼掏心。”
有禁忌才会有敬畏,正如祭祀也有许多规矩要遵守,《朱子家训》里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是古人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不轻易断言生命就是一堆物质,不轻易否认灵魂的存在,那恰恰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因为生命太神奇,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彻底了解,正如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
咳,好长!这是要想拿最长文章奖的节奏吗?!
但读了上面一大段度娘的说法,对于理解《柳梢青 中元》这首词的内涵,想来还是会有一点帮助的。
夜空之中,月已渐圆。
此词起首便是“宝月虚烘,梵音焰口”,充满了对于感恩、孝道、敬畏的气蕴,词用“古往时空”这四个字,便将这沉积了千百年历史的传统画面深沉地映画了出来。
“念里浮出,祈香越界,”一个是念,一个是香,两者都非常重要。说是一念可以到到万千世界,一香则是一种无上的助缘,也是可以通达各界的。
有了思想的通达,达到“上下圆通”,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在词的上片,词人用“古往时空”和“上下圆通”,将过去现在未来全部都涵括了进来,宇宙全部的精气神全都汇聚在了一起,在这里得到升华、集萃,这样的愿力是十分巨大的。
回到人寰,毕竟这是一个缅怀追荐逝去亲人的时点,“奈何荒塚难拥,缅怀处,忧伤郁浓。”如何将伤悲转化成慈悲,这可是需要足够的时日和学习的投入的。很显然,闻思修,缺一不可。
词的情绪还保留在对逝去亲人祖辈的思念之中,但无论如何,时光的确不会倒流,即使“望断山川,觅寻祖辈”,也只能“指梦回中。”
所以,现今还在人世的每一位都要珍惜了,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时光对我们而言都是珍贵无比的,大家务必要精进惜缘,着力去求得智慧,希冀每一位都能够慈悲双运,福慧双全啊!
由此来看这个自古沉积来的中元节,它所拥据文化传统的现实社会意义,可不也是十分伟大的么!
(阿玛书于20170905)
柳梢青 中元
宝月虚烘,梵音焰口,古往时空。念里浮出,祈香越界,上下圆通。
奈何荒塚难拥,缅怀处,忧伤郁浓。望断山川,觅寻祖辈,指梦回中。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