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世界沐林人词鉴赏中国诗词大会
读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柳梢青 山头茶

读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柳梢青 山头茶

作者: bf00f6b37376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1:12 被阅读6次

柳梢青 山头茶

易武茶乡,千家万树,普洱云山。雨簇阳光,大滇号立,百味回甘。

绿芽一叶枝扁,釆炒晒,揉搓促香。气韵由生,春秋几许,宁静悠然。

20171007 22:45

从老挝驱车回到版纳,休息了一夜,翌日清晨,一行老友又开始了茶山之行。

这一次走的是易武。

去易武的路始终是不便的。但是得益于小勐养至磨憨的小磨高速在国庆节前通车了,出景洪至勐仑一个多小时的路途便比较轻松了。

随后从勐仑到易武,便是那弯弯曲曲的一个半小时的乡道。

即便如此,经历过上千公里老挝崎岖道路,这些路已经是蛮不错的了。

词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的历程描述,直接开篇就是易武。“易武茶乡,千家万树,普洱云山。”点了地名,画了风景。

在大滇号茶庄建于易武蛮砖曼迁村的大滇驿站住下不久,山间就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豪雨。

然而个把小时过去,却是艳阳高照了。这茶山上的时雨时晴,对于茶树的生长而言,可是再好不过的大好生态。

也难怪易武会成为云南的重要普洱茶茶区。“雨簇阳光,大滇号立,百味回甘。”

来到大滇号,少不了的自然是品茶。云南古树普洱差的滋味浓厚,回甘香甜,那就不是几段文字可以穷尽的。

在这里,省略一万页。

品了茶,上山头体验一回制茶的历程便是此行的重头戏。

稍事午休之后,一行人驱车十五公里,上到了大滇号的一处茶叶初制所。

第一步自然是亲自采茶。一芽二叶采下的新茶经过摊晾萎凋,用竹篓抬到了杀青的铁锅旁。

灶膛里,柴火将锅烧烫,一篓鲜叶倒下去,炒茶师傅戴上纱线手套,一双手上下翻起了茶叶。

只听得噼噼剥剥的茶叶受热炸响,炒茶师傅双手翻飞,始终让茶叶保持在一个适当可控的温度之下。

大约二十分钟的手工炒制,茶叶已经基本杀青完成。师傅也汗流浃背,成了汗人。

一个大簸箕将炒好的茶叶摊晾开来,随后便开始了揉捻。顺时针方向将茶叶搓揉,条索渐渐成型。

揉捻的力度有讲究,揉得过狠,茶叶细胞破壁的多,茶气就会比较足,但是后期存放时变化的空间就不大。揉得过轻,茶叶不成条,茶的香气可能会不足,后续的发酵也不会充分。

揉好的茶叶被分成了两个大簸箕再一次薄薄地散晾开来,放在太阳光下晒干,茶的初制就完成了。

体验了普洱茶初制的主要过程,于是,“绿芽一叶枝扁,釆炒晒,揉搓促香”的制茶工艺记叙也就全然准确了。

在茶山的体验是美妙的,茶在茶人的精心调制下“气韵由生”,而人在茶山之上,远离世间喧嚣,“春秋几许,宁静悠然。”

玩这大树山头茶,已经基本上算得上是茶的高级境界了。再高一级的,只能是玩古树单株了。

辣么多出产名贵普洱茶的村寨的山头上,可以有几多古树单株?

来大滇号,带你玩哈! (阿玛书于20171011)

柳梢青 山头茶

易武茶乡,千家万树,普洱云山。雨簇阳光,大滇号立,百味回甘。

绿芽一叶枝扁,釆炒晒,揉搓促香。气韵由生,春秋几许,宁静悠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柳梢青 山头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e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