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liver Lin
编辑:Oliver Lin
流水不争先
争的是滔滔不绝
年轻人不用追风口
我们在哪哪就是风口
多年前,一部讲述三个中国人自己创办英语辅导学校的电影,成为很多对教育行业有所憧憬的创业者,迈入正轨的最后一块敲门砖。对他们有所启发的不是三人从跌跌撞撞到成功的经历,而是通过这部《中国合伙人》,让创业者对自己的方向充满了信心。转眼间,多年后的今天,大街小巷都兴办起了教育机构。
但是,那种教与学之中的气味好像变的不一样了。这么多年了。在中国消费者与创业者的眼中,“舶来品”还是那么吃香。2020年,又一部讲述三个中国人创业故事的电影《一点就到家》,在夺下国庆档头部位置的同时,又让很多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创业”与“消费”这两个词。
成东青的故事最励志的地方不在于他从屌丝逆袭为“留学教父”,而在于在故事的结尾,他在美国人的面前逆风翻盘,向美国佬展现了属于中国人独一无二的能力,证明了中国人是可以自己兴办学校的。而现实情况是,一旦宣传海报中,加上“外教”二字,学生家长就争相报名,而如果未提到相关信息的机构,基本上都是门可罗雀。
而这部《一点就到家》就是要在这种形势下提醒中国创业者与消费者,凭我们自己也完全有能力打破国外在很多领域的垄断。这不仅需要创业者的勇气,还需要中国消费者,放下对“舶来品”的执念与崇洋媚外的思想。
外国人到底在卖给中国人什么?
片中,三人因为是否要签下600万的合同发生了争执,而想要收购他们咖啡园的公司名叫“星雀”。这名字听起来是否有些耳熟呢?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在暗示些什么,但是从小编的角度去看,拆分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简单的LOGO加上寻常的速溶咖啡。
许多人嘴上说着“我喝咖啡是工作需要”,那看来对着印有LOGO的那一面拍张照片发朋友圈也是工作需要;许多人嘴上说着“我对手机无所谓,反正我只用那几个功能”,那看来也许对这样的人来说国产手机连他想要的基本功能都满足不了;许多人嘴上说着“还是火锅香”,但似乎只有西餐才配拥有上镜权。
在“卖什么给中国人能占领市场”这个问题上,外国佬算是做足了功课,因为老外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人群,他爱喝的不是咖啡而是星XX,当国外的商家通过出色的营销手段,将中国人那种对某一产品的概念偷换成某一个品牌时,等待他们的就是巨大的收益。
“星雀”想以600万的价格收购普洱咖啡,然后世上从此就再也没有普洱咖啡,真正的原因不是因为普洱咖啡不好,而是“星雀”胆怯。他们害怕一款真正有质量的产品出世,能够打破他们为消费者营造的品牌意识,所以这600万与其说是收购费,不如说是“打胎费”。(此处无侮辱女性之意,想要表达“扼杀在摇篮之意”)。
让中国人争相购买的是什么?
在中国有两个被经常提及的词“凑热闹”和“进口”,有热闹不凑就是落伍,有进口不买就是没面子。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但是很遗憾。这依旧是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一部分人很大程度上,把他们的购买力都浪费在了“噱头”二字之上。
说回教育机构这样一个问题,什么“赢在起跑线”,“开发智力”,且不说它们的内容是否真的像它们的宣传那样有实际效用,很多中国家长们也许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关于这件事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去补课,我的孩子不补怎么办?”
如此荒唐的逻辑却被当作正当理由去使用,尤其是在英语口语的问题上,很多家长明知道学的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却还依旧投入时间与金钱。他们想要的就是在能在圈子里炫耀自己的孩子在上课时,能与外教说上几句话。而所谓的“外教”也许每天需要思考的就只有一个问题:如何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只学会了一句“你好”,就值得拿出去炫耀。
中国创业者到底应该怎么做?
“难道远山树林的气息,真的就无法打败绿壳白人头的包装了吗?”
《一点就到家》给我的启示让我想到了电影《绿皮书》,在充满歧视的国度找到一处安稳的落脚点。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很多真正优秀的国产产品,一直处在消费者的“鄙视链”中,到底如何在这个被挤满的市场内找到立足之地?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中国咖啡是咖啡吗?”
这是从一个中国人口中说出的话,而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就坐在对面,听完这句话他就回到了云南下定决心要把普洱咖啡做起来。人们都说李绍群傻,做咖啡不为了卖,只为了成功给父亲看,可如果在种植咖啡树的过程中,他的想法出现了动摇,那么片刻的挂机带来的就是整局游戏的结束。
有一个场景,三人开心的扑进咖啡豆中徜徉,而满车的咖啡豆全是上等的红果。“植根于产品本身”就是目前“中国创业者《绿皮书》”中的核心内容。
没有好的产品就无法将消费者从对品牌的执着中拉回来;没有好的产品在面对固有观念时就是以卵击石;没有好的产品,中国创业者也将成为“噱头”的俘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