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弥小木
前几日,有朋友联系,聊起近况。临近结束,朋友嘱咐我“要把脾气收着点”,因为孩子居家,不能出去,也是很可怜的。
当时看到朋友打的这句话,忍不住笑了。果然,当妈的了解当妈的。想起一句话“妈妈不高兴,谁也别高兴”,嗯,我试过了,是真的。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分享过,在她治疗的实践中,原本是孩子要治疗的。但是当转换思路,去治疗妈妈,妈妈状态一好,孩子就跟着好了。
妈妈情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是,一味要求妈妈们有了情绪,要忍,实在是太难了。单纯地忍,是很“伤人”的,不妨换个思路。
最近读《佩蓉的妈妈经1》,里面有一个词,让人很有感触:自我顾惜。
自我顾惜,其实就是“爱自己”。大部分人都认为,妈妈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照顾得好,是理所当然。照顾得稍有差池,就会被责问。哪怕孩子脸上,有一个被蚊子叮咬的小红包,都能被老人追着问的情况,不是个例。
很少有人会体会到妈妈的辛苦。有时候,连长大成人的孩子,都不认为妈妈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成年女儿吐槽自己妈妈的追星行为,底下是一片认同声。连最亲的人,都对“妈妈”这个词,有了固化思维,更别提其他人了。
妈妈们,不指望身边的人,都理解自己。不如,学着“爱自己”,学着“自我顾惜”。
如何“自我顾惜”?《佩蓉的妈妈经1》,分享了4个层面。
身体
情感
社交
智力
身体,健康是本,这是无需多说的一件事。
情感,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情感哪里来?人际互动中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
社交,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交。居家的日子,让人体会到社交的力量。消失于朋友圈很久的我,因为最近的居家,被亲友们关心着,内心感到很温暖。
智力,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学习,保持成长。
身体、情感、社交、智力,通过四个方面,滋养自己、顾惜自己、爱自己。
当“妈妈”自身的能量满了,“脾气”才能收得住,或许,是没什么“脾气”了。
嗨,妈妈们,记得“自我顾惜”,记得“爱自己”。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共同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394347/56cce760e5899ca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