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活在这样的套路里,一个普通的家庭,钱不够用时间也不够用,离开 “ 有钱还有闲 ” 的生活境界还差十万千里。
这个周末,是 “ 六一 ” 儿童节,家长总要带孩子出去玩个平时想去而不能常去的地方、吃个平时想吃但不太舍得吃的餐馆,乘着节日的名义玩一下吃一餐。要是钱够用,平时想去哪就去哪,也用不着在节日凑热闹。
可是,就这样一个儿童节,孩子们也只有 24 小时,出去吃喝玩了,挺高兴的,但还是需要回到家赶紧做功课。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家长和老师个个紧盯着,谁也不敢轻易给孩子松口气,老师们更加狠,哪一门功课的老师都不想让孩子放掉自己这门课,所以,孩子和家长东奔西跑赶着点地奔,时间哪里够用。
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家长,还好有双方 4 位父母的帮忙,无论是经济和家务,否则这些年轻的家长就是双手双脚一起上也扛不了这样的高压。
现在养个孩子,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还要补课,听说一对一的补课费早就上千了,就算上大班课,一个孩子一学期的课外学习费用上万,听说现在就没有不补课的学生。如果再学点钢琴、网球、书法,再加上暑假要出去旅游一趟,那要用的钱啊,真是恨不能家里有个印钞机!
听说现在学校都流行暑假之后,一开学的第一堂班会课,老师布置的主题就是讲暑假见闻,要每一位小朋友描述一下,暑假你去了哪里,见到了些什么,再谈谈你的见解。
有小朋友轮到他时站起来,小声说,我哪里也没去,然后把头低下来......
一位八五后的妈妈向我描述这样的场景,真人真事。
为什么哪里也没去,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没钱,要么没时间。
没钱的父母往往也没有时间,没时间的父母倒并不一定是穷闹的。
做父母真是不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跟孩子解释,真是需要极高的智慧。穷人多自卑,这是生下来就带着的内核,家长天天忙于生计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思考怎么跟孩子解释,也没有耐心好好跟孩子说,要么敷衍过去,要么粗鲁打断。
书本上讲得一点没错,教养孩子最重要的是爱心和耐心,和金钱无关,可是穷人往往没有时间,没有时间的人一般都没有耐心。
也有特别的。说的是一对农民夫妻,不和同村的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情愿种着地,住着小矮房,也要陪着两个儿子长大,每天晚上都保证给孩子读故事,沟通交流,后来两个孩子分别就读于中国的名牌大学、美国哈佛。
这个故事,给穷人带来启示,没有钱,也一定要挤出时间给孩子,时间投在孩子身上,是最值得的投资。
养孩子,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不行的,钱和时间,有什么你就拼什么吧。
(由 “像一棵开花的树” 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敬请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