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我们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自从离开学校,没有了老师的辅导,想要获取知识基本上要靠自学。但因为没人指导又缺乏学习的方法,自学的道路注定不好走。
曾国藩可以说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但他开始学习并不得法,他成名前,湖南乡下流传着这样一个小笑话:
一天傍晚,有个小偷趁他坐在书桌前背《岳阳楼记》,潜入他家爬到房梁上,想等他们睡着了好偷东西。结果,小偷在房梁上都睡了两觉了,曾国藩还没背下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有个自称“读书猴”的人,比起曾国藩有之过无不及,因时常走神,用了整整6年时间才读完一本书。
为克服弱点,他收集了历代自学者的方法,网罗一切知识,为所有不想放弃学习的人,严格挑选出55个科学有效的自学方法,著了一本《自学大全》。
此书一经面市,销量就突破24万册,获日本亚马逊工作术类畅销第一,《日经产业新闻》连续三周第一名。
书中不仅囊括了自学道路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且适用于任何人,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已经退休都能看。
如果你正为自学找不到方向,不知从哪儿开始,或是学习没动力,爱拖延,亦或是挤不出时间,忘的太快而苦恼,可以随时翻开这本书,从中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不知道学什么?绘制自己的知识地图
在自学的过程中,没有人会告诉我们应该去学什么,以及如何去学。我们必须自己选择前进的方向和方式,绘制知识地图,可以让你找到自己想学的内容。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课题,把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听说过的名称以及记不住名称的模糊概念等,只要是与自己选择的主题有关即可,想到了就可以写下来。
无所谓是单词、词组还是短句,数量越多、种类叫不出名字的模糊概念越多越好。
2.写到没什么可写的了,将自己有所了解的项目用方框圈起来。
与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关联的项目先用方框圈起来。比如自己学过、听过,或是在书上见到过的内容都可以算在内。
后面如果学到或是想起了什么新的概念,也可以随时添加进来。
3.从带方框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或是看上去比较重要的项目,上网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查完的项目可以再加上一层方框。
4.查过一些词后,再将自己写的内容重新看一遍,把那些看上去有联系的项目用线连起来,不必在意这些项目有没有被框起来。如果在过程中发现需要查阅一下某个项目的相关知识,可以跳回第3步。
5.不断重复③和④,直到知识地图的内容大致确定下来,不再继续扩增或是变化为止。
最后,从画圈的项目中选出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在圈的外侧再画一个圈,你的学习或研究将会围绕着该项目展开。
随着学习或是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地对知识地图进行修订,可以帮助我们从记忆中打捞和收集已知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打造一座基地,为我们将来走向未知做好准备。
二、学习没动力?画一张未来的缩略图
无论梦想有多大,如果不付出实际行动,待时光飞逝后,留给我们的就只剩下无尽的悔恨。
想要让梦想落地成为现实,可以用1/100计划方法来画一张未来的缩略图:
1、将想要实现的目标数值化。
如果目标可以量化,就先规定一个大体的数值;如果目标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先找到与目标相关的入门书或是教科书,所用书的页数就是我们的数值目标。
比如,当我们想要学习某项知识时,最好先找到一本与其相关的书,从物理上将梦想简化为具体目标,并数值化(书的页数)。
如果找不到相关的书籍,或是不知道什么样的书与自己想要学习的领域有关,那就想一想自己希望在该领域排到一个怎样的位置,以此作为参考数值。
只要设定好期限,用天数来除总量,就能够知道自己每天(或是每次)具体应该完成多少,我们的梦想就逐渐开始向现实靠拢。
2、将目标数值的 1/100 设为小目标,并立即完成。
或者我们也可以用自己每天能够完成的量来除总量,计算自己需要的天数。
即使数值不那么准确,通过将总量除以100或1000,我们就能够将看起来很遥远的大目标分割为触手可及的小目标。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做完1000 道往年真题”,打算每天做 10 道。
一周练习五天,剩下两天,一天为机动日一天休息,那么1000道题÷10(道/天)÷5(天/周)=20周=5个月。照这个速度进行,完成计划最少需要5个月。
3、如果 1/100 还是很难完成,就再将其缩小到1/1000,甚至是1/10000。
即使实际上我们每天(或是每次)只能完成一点点,也是在朝着自己的最终目标不断前进。像这样,将自己的“雄心壮志”与“实际可行的量”联系到起,梦想也就能够变得触手可及了。
三、总是爱拖延,怎么办?
用两分钟起跑法,让我们简简单单拒绝拖延症。
1、 将计时器设定为两分钟。
2、 开始计时,同时立刻开始学习。
3、无论做到哪里,只要计时结束就立即停止学习,然后用两秒钟从下列三个项中选择一项。
a .继续学习同一内容,不限制时间。
b .开始学习其他内容,再计时两分钟。
c .停止学习,开始休息。
是不是特简单?甚至有些微不足道,但当你实际操作后效果却十分显著。
因为在开始做事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经常会存在偏差,不是想得过于复杂,就是想得过于简单。
只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时,他才会有开始行动的意愿。一旦我们将事物想得过于复杂,觉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就会失去动力,选择拖延。
在不断拖延的过程中,我们就会错失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修正的机会。与此同时,人越是想要逃离恐惧与不安,对这件事的恐惧感就会变得越强。拖延和恐惧彼此助长,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将事物想得过于简单,到了截止日期前也会变得焦头烂额。
两分钟十分短暂,无论是碰上多么艰难的任务,多么复杂的课题,两分钟的时间只够让我们触及皮毛。这种简单的目标可以将我们从压迫感中解放出来,更加轻松地去着手解决问题。
虽然迈出从无到有的第一步很难,但当任务被中断处于未完成状态时,即使是没有外界诱因刺激,人们也会想要将其完成。这种现象叫作“奥夫相基娜效应”。
所以,只要你不放弃学习,马上开始,一切困扰都会迎刃而解,甚至,你想停下来也不容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