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宜读林清玄的散文,可以净心安神,涤荡心灵。林清玄的散文如他的名字一般,清新玄妙,富有禅味,在这个尘心浮躁、人人皆为名利奔波往来的时代,林清玄的文章无疑是一针“清凉剂”,能够唤回本心、打开发现“美”的眼睛。
林清玄曾讲到:“我母亲教导我说:辛酸的事情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而不是说读了你的文章以后,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碰到辛酸的事情,自己把棉被盖起来哭一哭就好了。”这个极大的影响到了林清玄先生以后的写作风格,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很难在林清玄的文章中找到消极沉闷、萎靡苦难的原因。
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描写小事物,佛鼓香炉、玉石水晶、番薯鳝鱼、贝壳芒花,但以小见大,能从细微平凡,甚至是苦难的表象看到无尽的美。譬如在《鳝鱼骨的滋味》一篇中,林清玄先生向我们讲述到儿时家贫,母亲为了给家里的孩子补充营养,从贩鱼的小摊上捡别人不要的鳝鱼骨来熬汤,再配以母亲向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是童年最为怀念的味道。现在,鳝鱼和面包有钱就能吃得到,但是鳝鱼骨和面包皮的味道,却只有母亲可以做得出来。在这里,林清玄先生并没有过度的描述苦难,相反,带着美的眼睛,苦难仍可品味出温馨和亲情,回味悠长。在心境上,林清玄跟梵高是相同的,看那幅《向日葵》,画家用饱经苦难悲惨的笔,作出了最激情澎湃、热情洋溢的画。林清玄的文章,跟余华的正成对比。不否认余华是优秀的作家,但他的小说太悲了,色调阴沉灰暗,看不到一丝希望,人的目光应当看向未来的光明,而不是揪着身后的黑暗不放。
林清玄的散文禅意深沉,妙趣横生,得益于林先生的向佛之心。今人多对宗教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认为宗教是糟粕,是封建时期的残余。殊不知,不论是林先生信奉的佛教,还是西方传进来的基督教,都是教人向善,心怀芸芸众生,修身养性,舍己为人,佛教有释迦摩尼割肉喂鹰,基督教有耶稣受难于十字架,皆为不避险苦,奉身为人。林清玄在《佛鼓》一文中写了自己于寺中听晨钟声,或缓或急,时若海啸,时若微风,如痴如醉,有种天人一体,灵魂与自然相碰撞交流之感;听毕万籁俱寂,身心通畅,仿佛恍若隔世,换了人间。林先生还曾提到过自己在台北的公寓阳台和屋顶种植菜蔬,不施农药,自给自足,怡然自得,而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沉静与恬淡。现代人匆匆忙忙,碌碌奔波,汽车飞机提高了我们的出行效率,也使我们的心浮躁了起来,马不停蹄地向前赶。试问,有多少人已在人生的旅途中失掉了本心,而你又有多长时间没有停一刻使自己沉淀一下呢。
林清玄先生于去年逝世,但他留下的文章笔墨足以使后人清心、思考。何妨停一停,泡一杯清茶,翻一翻林先生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