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吟秋声: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与筛选信息
——以《杞人忧天》为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给资料的查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很多以前只有到图书馆才能查到的内容,现在依赖网络就能实现。一个人如果放着这样的现代学习手段弃之不顾,那是极大的浪费。也许有家长和老师担心孩子会利用网络聊天或者玩游戏,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那不是网络之过,总不能犯因噎废食的错误。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学习和发展自身,而不是禁止他们接触网络。事实上,也禁止不了,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人,支付宝、共享单车等等高科技产品的优势势不可挡,我们的学生在享受这些社会便利的时候,接触网络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综合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一文指出: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丰富,搜索快捷。善用互联网,有效利用其中海量的信息,可以扩大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不善用它,沉迷其中,把时间花在游戏和无意义的浏览、聊天上,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学习如何有效进行网络学习。
温儒敏教授在前几天网络直播会议《围绕部编本教材探讨语文教学改革》中指出,今后高考将更注重检索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这里所指的检索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网络信息的检索能力。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检索能力并不复杂,无须学习自然就会。其实,在信息缺乏的时代,有机会掌握较为完整系统的信息的人,做学问就如虎添翼;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善于搜索与筛选信息的人,才能最终学得更好,也更有利于终身学习。
溯源导读法提倡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借助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探究作者创作动机,教师有必要专门在语文课堂上教会学生真正学会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一定会很好地促进孩子的语文学习。下面以《杞人忧天》为例,谈谈信息的搜索与筛选。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这是一本什么书呢?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得到: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为道家重要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列子》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以浅显易懂、饶有趣味的形式反映一定的哲理思想,它完全可以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相媲美,但在意境上远远超越后者。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作者列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列子》这部书,它借助此书主要想表达什么观点呢?借助网络搜索“列子”,可以得到如下文字:
列子,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人,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子列子,前一个"子"表示是作者或说话人的老师。唐玄宗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列子为“致虚观妙真君”。他后被道教神化为神仙。庄子在其书第一篇《逍遥游》中,就提到过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因为庄子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故有人怀疑列子也是“假人”。不过《战国策》、《尸子》、《吕氏春秋》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提及列子,所以列子应该实有其人。列子一生致力于道德学问,青年时代求道十分执着认真,起初从师壶丘子,后又问道于老子亲传弟子关尹子,还曾拜商氏为师。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又加以发扬光大。传说。他常在立春之日“乘风游八荒”,在立秋之日返回住所“风穴”。这些记载虽然夸张,但也间接反映了列子道家学问的精深和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
他主张贵虚、无用之用,为人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宣扬不可炫智外而应养神于心,达到“天而不入”的顺其自然,达到“无用之用”的境界,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
既然“杞人忧天”选自《列子》一书,那就自然想要进一步知道“杞人忧天”这一段在此书哪一部分中出现的。网络搜索“《列子》原文”,可以看到“《列子》在线阅读原文和翻译”。打开认真阅读,可以发现“杞人忧天”在《列子》开篇“天瑞”这一部分。《列子》全书,始以《天瑞》,终以《说符》,首尾呼应,自成一体,中间还有《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有兴趣的学生甚至可以借助网络将《列子》全书对照翻译读完。
找到了“天瑞”,自然要想,“天瑞”是什么意思,百度得知:原文“岂非天地之中大灵瑞也?故曰天瑞”,意思是“上天降下祥瑞”。这时自然进一步想了解,“天瑞”全文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借助网络看完,再对照“天瑞”的释义,得出结论:《天瑞》部分大意是,天地万物都是由一个不生不化的本体所产生的,因此作为一个人,只要遵循自然之道就对了。
为了进一步理解作者在“天瑞”表达的完整意思,可以将“杞人忧天”的上文与下文都读一读理解一下:
《列子·天瑞》一文“杞人忧天”上文:粥熊曰:“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哉?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亦如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肤爪发,随世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
大意:鬻熊说:“万事万物运动转移永不停止,连天地也在悄悄地移动,谁感觉到了呢?所以事物在那里减损了,却在这里有了盈余;在这里成长了,却在那里有了亏缺。减损、盈余、成长、亏缺,随时发生,随时消失。一往一来,头尾相接,一点间隙也看不出来,谁感觉到了呢?所有的元气都不是突然增长,所有的形体都不是突然亏损,所以我们也就不觉得它在成长,也不觉得它在亏损。这也像人们从出生到衰老一样,容貌、肤色、智慧、体态,没有一夭不发生变化;皮肤、指甲、毛发,随时生长,随时脱落,并不是在婴孩时就停顿而不变化了。变化一点觉察不到,等到衰老来到了才明白。”
这段话与下面的“杞人忧天”的故事连贯起来,是要表明这样的意思:万事万物的运动、消长有自己的规律,这是客观存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而已。
“杞人忧天”下文: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蜺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大意:长庐子听说后笑着说:“虹霓呀,云雾呀,风雨呀,四季呀,这些是气在天上积聚而形成的。山岳呀,河海呀,金石呀,火木呀,这些是有形之物在地上积聚而形成的。知道它们是气的积聚,是土块的积聚,为什么说它不会毁坏呢?天地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物体,但却是有形之物中最巨大的东西。难以终结,难以穷究,这是必然的;难以观测,难以认识,也是必然的。担忧它会崩陷,确实离正确的认识太远;说它不会崩陷,也是不正确的。天地不可能不毁坏,最终总会毁坏的。遇到它毁坏时,怎么能不担忧呢?”列子听到后,笑着说:“说天地会毁坏的意见是荒谬的,说天地不会毁坏的意见也是荒谬的。毁坏与不毁坏,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即使这样,毁坏是一种可能,不毁坏也是一种可能,所以出生不知道死亡,死亡不知道出生;来不知道去,去不知道来。毁坏与不毁坏,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
“杞人忧天”与这段话连在一起的意思是:
(既然事物消长有着其自身规律),因此听任之即可,任何的担忧与操心都是毫无意义的。
下文还有一段:舜问乎烝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大意:舜问烝说:“治理天下的道可以获得并据为己有吗?”烝回答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所据有的,你怎么能据有道呢?”舜问:“我的身体不属于我所有,是谁据有它呢?”烝回答说:“是天地把形体托付给你的。生命不属于你所有,是天地把中和之气托付给你的。寿天不属于你所有,是天地把顺序密码托付给你的。子孙也不属于你所有,是天地把蜕变的功能托付给你的。所以你行走不知道要到哪儿去,居住不知道要拿些什么,吃饭不知道要什么味道。天地的运动,也是气的作用,天地间的万物又怎么能获得并据有呢?”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强调,天地有道,一个人作为天地的一员,无法左右这个道,只能顺应此道。
后面紧接着还有一个故事: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攘。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踰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仍而有之,皆惑也。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耶?孰为不盗耶?”
大意:齐国的国氏非常富有,宋国的向氏非常贫穷。向氏从宋国到齐国,向国氏请教致富的方法。国氏告诉他说:“我善于偷盗。我开始偷盗时,一年就够自用,二年便很富足,三年就家资丰收了。从此以后,我还施舍州里乡亲。”向氏听了非常高兴。但他只理解了国氏偷盗的话,却没有了解国氏偷盗的方法。于是跳墙打洞,凡是手摸到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一件不探取。没过多久,便以盗窃来的赃物而被问罪,并被没收了先前积蓄的财产。向氏认为国氏欺骗了自己,便去埋怨国氏。国氏问:“你是怎样偷盗的?”向氏叙述了他偷盗的情况。国氏说:“唉!你偷盗的方法竟然错到了这种程度!现在来告诉你吧。我听说天有季节性,地有利人处。我偷盗天的季节和地的利益,如云雨的滋润,山泽的特产,都用来生育我的禾苗,繁殖我的庄稼,夯筑我的围墙,建造我的房屋。在陆地上偷盗禽兽,在水泊中偷盗鱼鳖,没有不偷盗的。这些禾苗、庄稼、土地、树木、禽兽、鱼鳖,都是天生出来的,难道是我所有的?然而我偷盗天的东西却没有灾殃。至于金玉珍宝、谷布财物,是别人所积聚,哪里是天给你的呢?你偷盗它们而被问罪,能怨谁呢?”向氏十分迷惑,以为国氏又在欺骗自己了,于是到东郭先生那里去请教。东郭先生说:“你全身的东西难道不都是偷盗来的吗?偷盗阴阳中和之气来成就你的生命,充塞你的形体,又何况身外之物,哪一样不是偷盗来的呢?诚然,天地和万物都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把它们认作己有,都是糊涂的。国氏的偷盗,是公道,所以没有灾殃;你的偷盗,是私心,所以被问罪。其实,分别公私也是偷盗,不分别公私也是偷盗。但把公共的东西视为公共所有,把私人的东西视为私人所有,这是天地的德行。了解天地德行的人,谁是偷盗者呢?谁又不是偷盗者呢?”
个人认为,这个故事要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我们已经从天地间无偿获得了很多生存条件,那就要顺应天地“道”的规律。
“杞人忧天”前后的文字,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那就是:天地间自有道,只要顺其自然,就是符合道的,就自然能得到吉祥。
这几段文字主要阐述这样的意思:彻底的虚,必定有无(空)皆忘,消融了所有差别,也就无所谓轻重贵贱。万物自天成,盗者本无心,光阴若逆旅,生死不及情。这其实就是《天瑞》一文的大意,也是《列子》全书纲领。
“杞人忧天”作为一个成语,现在的意思与列子的原意有没有偏差呢?带着这个问题,可以百度搜索“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传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七回有这样一句话:“林之洋道:‘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其中“伯虑愁眠”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也是一个小国,风景秀丽,江山如画。这个国家的位于哪里已经无从考证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有一个恶性循环的做法:怕睡觉。担心睡觉后,一觉下去永远不醒。小沈阳说的那样,眼睛一睁一闭,就是一天,眼睛一闭不睁,就是一辈子。他们担心的就是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没有了。由于这样的担心,他们就不敢睡觉,越是不敢睡觉越是发困,越是发困,精神萎靡,越是担心自己要死,越是不敢睡觉,至此成为恶性循环。由于困乏至极,有些人一觉下去要睡好几天才醒,其他人看了几天不醒,以为已经死去,更加不敢睡觉。最后由于不敢睡觉的人死去不少。这个国家,叫做伯虑,伯虑国家的人民不敢睡觉的事情,简称伯虑愁眠。
“杞人忧天”与“伯虑愁眠”这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点:对于不必要担心的事情,反而太担心,结果自己遭罪。因此,一切事情顺其自然最好。
搜索“百度百科”中有关“列子”的阐述,还可以查阅他的个人思想“贵虚”“以道为本”“齐物为一”“体道合真”“无心之境”,在“人物评价”一栏中有“列子咏”“后世影响”“遗事典故”“名言警句”,在“后世纪念”中有“墓冢”“祠堂”“八卦御风台”等等,这些链接因为与所要搜索的内容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不妨参考一阅,这种“连滚带爬”似的自主学习,也许对于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也会有启发。
在搜索“杞人忧天”的时候,网络上会有相似的链接供参考,这里罗列两段:
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中的《陆象先传》中有这么一段话:“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事生情生烦恼,妄念转正心清净……”可以很好地作为“杞人忧天”的注脚。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应该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并不消极。
在搜索中还会发现庄子的《逍遥游》中提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意思是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虽说是庄子所说的神人,但庄子却也认为他还是没有摆脱自我,未能达到“无己”的境界,不能说是真正的逍遥游。
信息搜索与筛选至此,学生对“杞人忧天”的理解就不会发生偏差。由以上对信息的搜索与筛选过程可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只要掌握搜索的主动权,既不会淹没于铺天盖地的信息中不知所措、无以自拔,也不会造成碎片化阅读的弊端,这些看似零碎的信息,完全是由搜索者在大脑中形成的一条主线串联而成。这样追根溯源的搜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不是有电脑与ipad,每个学生都会进行信息检索,所谓信息检索,也并不是查一下作者与写作背景那样简单。教师以溯源导读法教学时,很有必要抽出一点时间,以教材中的某篇课文为例,让学生学会相关信息的搜索与筛选,比如原文语段内容与理解,比如作者的生平与个人际遇,比如名家对作者与作品的评价,比如网上对相关内容的探讨等等。学生学会此项能力后,就可能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利用网络学习其他课文。在搜索、筛选信息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字阅读量不知不觉中增长、阅读速度也相应提高,阅读兴趣与能力也必然得以提高,假如高考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的,不仅要增加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考查,还要增加对阅读量与阅读速度的考查,那么,经过溯源导读法教学的学生,其优势将十分明显。更何况,这样的检索能力,对他们今后的终身自主学习更有用!
当然,与信息的搜索与筛选同样重要的,是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留待明日推文具体阐述,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