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记忆就被深刻地长在脑海里,生了根,被深植。
“和尚皮子煮鱼”是过春节在我姑家,我最爱吃,吃得最多的一道菜。
鲜滑爽口,溢香绵长。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时(差不多到我出去打工,大概十五岁吧),初六、七便去了我姑家,跟我小老表睡一张床,要到元宵节才回去(说到元宵节突然有点想妈妈了)。
我姑几乎每天都会煮“和尚皮子煮鱼”给我吃。咔咔咔地!真爽!
以前光知道吃,也从来没有做过,家里偶尔做,我也懒得去看怎么做的。
这两天有红薯淀粉了,才想到小时候常吃的“和尚皮子煮鱼”。
想起来有点流口水,干吧!咱自己亲自操作一下。
把淀粉往碗里一放,开水龙头一冲,傻眼了:淀粉沉在碗底里硬梆梆的,哪里能搅得动呀!
计划搁浅!
昨天早上脑袋一下子冒出来一个念头:把里面放点盐可能会好些。
于是,立马行动,盐一放,奇了怪了,本来沉淀得硬梆梆淀粉一下子就全部散开了,变成了一碗汤糊。
哎呦!这不正是我姑做“和尚皮子”一样的汤糊吗?
起锅下油,哧溜倒下三分之一碗的糊,锅轱辘轱辘地冒泡,四周铲一铲,我靠!粘粘的,把一个饼弄成了一个赖皮“蛋”,下面火呼呼地冒,眼看就要烧锅了,着急忙慌地装到碗里,“肉墩墩”的。
这哪像我姑“和尚皮子”呀!
手忙脚乱地做了仨“肉团”。
刷锅下油开汤一煮,嗯!样子虽难看味道还可以。
师父说:明早继续把剩下的吃了。
我一直在想:我姑怎么做得那么好看咧?
其他没有问题,是不是火太大了?
起锅下油,大火,哧溜,锅轱辘轱辘冒气,最小火一分钟,四周铲一铲,哇塞!有模有样,翻过来再小火温灼一分钟,呀拉索!一张完的淀粉饼出来了。
突然想起了我姑。
哎呀!我要视频看看我姑,今年特殊情况不能去她家,以前好多年忙东忙西地也很少看我姑,只是去年去看了一下。
找到小老表的微信,视频!我要看看我姑。
我姑身影有点掬了,拿手机的手也有点抖,满脸皱纹。
我兴趣喊:姑!我在煮“和尚皮子”,我小时候就爱吃你煮的“和尚皮子煮鱼”了。
我姑在那边呵呵地笑:国砣(小时她总这样叫我这乳名),姑听不到了,你在外面注意身体,别掂记姑,姑蛮好的。
小时候,两个姑都对我很好,一个姑糖尿病去世,病重时刻也没时间去瞧瞧她一眼,甚愧!
我眼角有点痒,有点湿。看着我姑大声说:姑!明年过年,我一定来看您!
和尚皮子煮鱼拌红薯淀粉时放点盐,这是我昨学到的!
姑!此刻我又想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