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时节的一个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我和幺弟、妹妹驱车来到嘉兴南湖。
虽是下午,游客依然很多,停车位依然紧张,幺弟打着导航转了几圈才在距景区入口处约一公里的地方找到了停车位。
入口处小广场前,有红色的″南湖"二字,许多游客或手机或相机瞅空抢点拍照。在此驻足,顿感浓浓的红色氛围,既温度又庄重。因为,南湖的一只不起眼的小游船孕育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一种伟大的精神——红船精神。
游南湖,必游湖心岛,必登烟雨楼,必赡仰红船。考虑到时间关系,我们便直接登上游船前往湖心岛。
坐在船头,远观湖心岛,虽是秋天,湖心岛上依然生机盎然,树木掩映下隐隐约约可见一座古楼。这,就是江南名楼——烟雨楼。
烟雨楼,其名取意于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与武汉的黄鹤楼、昆明的大观楼、岳阳的岳阳楼一样,名播四海。
其实,烟雨楼起初并不在湖心岛,也不叫烟雨楼。据记载,五代后晋年间,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使、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我想,此馆当年可能主要作为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们登眺游览、饮酒作赋的休息雅聚之所。
直到明嘉靖二十七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将淤泥堆积湖心遂成一岛,次年则仿照当时"烟雨楼"的样子兴建了烟雨楼。后历经几个朝代的修缮扩建,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加大投入、加强保护,才有了烟雨楼现在的规模和景致。
名楼,必与名人、名文、名事相伴。
岳阳楼,庆历四年重修后,范仲淹作《岳阳楼记》,遂成就了作者、岳阳楼、洞庭湖,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千古流传,鞭策激励着一代代为政之人走好"人间正道"。
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描述登高远眺美好景色、抒发吊古怀乡之情的《黄鹤楼》题诗,让前来游览欲题诗的大诗人李白放弃了作诗的念头,并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佳话。
就说眼前的烟雨楼吧,更是与名人、美文、大事全沾。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次登上烟雨楼,并留下了许多诗句,并刻有御碑,建有御碑亭。
现代政治人物董必武不但书写了烟雨楼的牌匾,同时在楼下正厅题写了劲挺端正的"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是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蜇起,到处皆闻殷殷雷"的著名楹联。还有许多政要、地方大员、文人墨客到此游览观光题字题词……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因期间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陈潭秋、董必武、李达等,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条丝网游船上继续完成了大会的所有议程,从而诞生了一个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政党,孕育出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伟大的"红船精神"。
来到红船前,正赶上一队约三十人的队伍,胸戴党徽,举着右拳,齐声诵读入党誓词。其气氛之庄重,无论是宣誓人,还是普通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感染,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伫立红船前,我不禁心潮起伏,顿生敬意。小小红船,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劈波斩浪、披荆斩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几千年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红船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立党为公,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使一个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东亚病夫"之国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且正坚定地健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信仰,是大海航行的灯塔;信念,是破浪前进的引擎;信心,是迎风蓄力的风帆。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作为中国人,我为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而自豪,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骄傲。我相信:红船的光芒不仅在烟雨楼前熠熠生辉,红船所孕育的伟大精神所激发的磅礴力量必将激励每一位中国人砥砺前行。
只要不负时光、不负时代,坚定地奔跑、追梦,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因手机拍摄图片效果不好,故采用网络图片,在此致谢拍摄制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