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潘的家书

曾国潘的家书

作者: 多多Sunny | 来源:发表于2021-06-29 00:15 被阅读0次

《曾国藩家书》 [清]曾国藩 著 张雪健 译 三秦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一是修进德行,讲究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二是修行学业,自强独立。”这是曾国藩写给弟弟们的信,谈到读书的用处。尤其提到学业方面,需要在上面精通,表现出专注,才能有所造诣。并特别强调要学习《大学》,需要在“格物”与“诚意”上下功夫。

曾国藩自己每天坚持早起、静坐、练字、写日记……尤其在写日记方面,“要写端正的楷书。凡是日间的过错:身过、心过、口过,都记下来。终身不间断。”真正做到了曾子所曰: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每天反思、反省自己,怎能不有所长进呢?

曾国藩还提到在兄弟间不要让父母和家族同乡对诸兄弟有贤愚之分,这样不利于兄弟间的和睦相处,容易让兄弟之间产生嫌隙。古今多少帝王及普通家庭,因为兄弟不睦,最终头破血流,老死不相往来。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台词:每个人都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变得伟大。

是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成长,都是在前进。

曾国藩在家书中一直强调读书、习字、写文的的重要性,不管事务多么繁忙,一定抽出时间做上述事情,从不间断:每天临帖一百字,抄书一百字,看书也至少满二十页,强调每日事每日毕。

曾国藩本人虽然在考试求取功名的路上极为顺利,但小考时却考了七次才通过。凭借的就是不气馁,不放弃。每一次考不上都因为是自己的诗文写的太差而羞愧,从无半分怨言。

反观之,觉得自己的惰性很大,以前浪费太多的光阴,总会有千百种理由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寻借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选择做什么,一点一滴地积累,抱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定会有所收获。

曾国藩一直谨言慎行,不论是给弟弟,还是给自己儿子的家书中,不时透露出谦逊,对自我的检讨。

他非常重视大家庭的和睦相处,认为一个家庭和睦相处会会影响到整个家族的运势。同时秉承祖父遗训,要求勤俭持家,一直告诫弟弟及晚辈们要勤俭节约,切不可贪图享乐,败坏了家族运势。

从家书中看,他对药理也有所了解,强调膳食营养对身体的影响,切不可乱用药。

身为儿孙,对祖父母父母孝顺有加;当朝为官,对朝廷忠诚可靠;作为父母兄长,对弟弟及后辈们谆谆教诲。

我看到了一个专注、有恒、谨言慎行、善于沟通和交流、能自省的曾国藩,读这些家书,仿若一位智者在跟你交流,告诫你人生的种种可为与不可为。

因之前读了《态度》和《傅雷家书》,所以就想把这本书也读一次。当然,每一本书读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所获得的感悟也有所不同。但却是每一个时代的“家长代表”留给晚辈的箴言。

一本好的书籍,能让人沉浸其中,并进行思考。我们总能从别人的文字里,让一束光照进自己的心房,一点一点,让光明涌进来。

相关文章

  • 《曾国潘家书》

    书名:《曾国潘家书》 曾国潘一个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其顶礼膜拜,尊为“圣哲”的传奇人物;一个从谭嗣...

  • 曾国潘的家书

    《曾国藩家书》 [清]曾国藩 著 张雪健 译 三秦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一是修进德行,讲究诚意、正心、修身、齐...

  • 2020-06-16

    读《曾国潘》的收获 《曾国潘》迄今为止是我看的最长的一篇历史小说。唐浩明通过对曾国潘的家书、日记、历史事件发生、手...

  • 读《曾国潘家书》

    那本陈旧发黄的书 透过薄得被遗忘在时光里的纸 我看到他的日子,慢如定格 好像一个巷子里的老墙泛起青苔 石板凳上的午...

  • 读《曾国潘家书》

    有幸女儿的引领 打开曾国潘家书 书成了我的心声 尊长辈字字千金 教弟兄句句在理 育儿女常常提醒 读书写诗作文章 勤...

  • 《曾国潘家书》摘录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

  • 读读曾国潘

    今淘两本曾国潘的著作巜曾国潘家书》和《冰鉴 挺经》,好好读一读。 在初步阅读浏览中,在《冰鉴》的附录里,有“曾国...

  • 做学问的简便而又巧妙的方法

    做学问有没有一种既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呢? 回答是肯定的。 这个方法,曾国潘认为是做学问的捷径。 在《曾国潘家书》...

  • 曾国潘教子之道

    文/黄小妞 最近在读《曾国潘家书》,被曾国潘的教子之道深受感染。 他在多封写给孩子的信中提到:“勤苦节俭,早晨早起...

  • 内容创作者观点:潜心做内容,将来不怕没饭吃

    最近读曾国潘家书,受益匪浅,恰当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书,也是一件幸运。 曾国潘,在书中教导子女要杜绝骄傲与轻浮,远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潘的家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qh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