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最大的不同,还是思维的不同。同样的事情,有人做的到,有人做不到,这就是思维差异导致的。
——记录论文更改有感
一.初稿
初稿洋洋洒洒写了三万字,学校要求是两万左右,我以为自己肯定满足要求了。很有自信的交给师姐了
二.二改
师姐看到后,说我写的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思考,看不到工作的意义,看不到主题的升华,就是一篇流水账。
按照师姐的反馈,我开始重新整理,归类汇总文献,引言部分简短突出重点。
写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最开始写的根本没有思考,只是很机械的找了一些东西,拼凑在一起。
三.三改
改完再次交给师姐后,师姐说新加的内容太散了,要归类分组,每一部分有个主题,前面有个总结,后面是归类,总结目前的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引出自己的工作。
那我先确定大部分,确定好样每一部分填内容,同时根据自己工作创新点,指出目前的一些问题。注意,此时问题我是写在各自的小部分里。
这个时候我逐渐明确到底怎么写了。我也发现我初稿差的原因就是我根本不知道绪论是怎么写,不知道它的套路,只是单纯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写。
四.四改
交给师姐后,师姐说,进展总结的没问题,但是最前面的背景介绍不够,不够宏观;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呢意义还是没体现出来。
我看了背景,确实太细节了,没有从大局上说明白意义。存在的问题,我另起了一节,单独来总结。
这个时候,我再想,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做了某件事,别人一定看到了,但是未必,别人未必注意的到。要想让用户体验好,要想让别人知道你的意思,必须现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突出重点。
五.五改
再次给师姐后,师姐说内容没问题了。
我常常的舒了一口气。
现在回顾之前写的初稿,我发现真的太差了,太随便了。经过整个过程的修改,我明显感觉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论文也总结的更到位了。
通过改论文这件事,我明白了
1.碰到一个愿意指导你,愿意教你的人,真的很幸运。感恩
2.要珍惜思维碰撞的机会,这样直接的看到双方认知的差异,有助于思考提高。
3.第一次做一件事,不知道它的套路不可怕,但是应该善于观察其他人怎么做的,网上那么多论文,但是我竟然没有发现师姐所说的那种本质,没看到人家的逻辑结构,只是单纯的看内容,而自己连内容都和人家差好远。这就是悟性不够吧,以后一定要争取透过现象看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