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的开宗明义有多经典

《大学》的开宗明义有多经典

作者: 文史之家 | 来源:发表于2024-02-17 20:08 被阅读0次

四书中的《大学》,实际上,还是很有学问的。尤其,书的开宗明义部分,更是博大精深。

《大学》,朱熹以为系曾子所作,王柏以为系子思所作。目前,比较受到认可的,是曾子所作。《大学》的篇首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此段所说,为《大学》之主要意思,所谓《大学》的三纲领——明德,亲民,止至善;及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段所说的意思,大致虽已明白,只所谓致知格物,因文中未详细论,致后来学者,解释纷纭。宋明时代程朱、陆王二派之一主要争点,亦在其对于致知格物解释之不同。

简单翻译下,其中的第一段话。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目标所在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实际上,这些话,可以说是至真之理。用在今天,依然是适用的。它表达了世间的一部分真理。古典书籍,不要以为它离我们很远,其实,它还在时刻影响着我们。

相关文章

  • 品读“四书”开篇第一句,3分钟领略国学精华!

    古人治学,讲究的是“开宗明义”,作为国学经典的“四书”即是如此。《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的开篇第一句...

  • 曾子的“侍”和“避席”告诉我们什么

    今天学习了《孝经》“开宗明义”章,对什么是孝有了初步理解。 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

  • 『定位』营销必看的书

    最近在看一本经典书籍『定位』 作者:(美)Al Ries 、Jack Trout 书中开宗明义说到:定位式一种观念...

  • 我的大学有多荒废!

    我现在大二,就读于广州某大专学校,专业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网络技术。 老实说,从大一到现在,我自打心底是羡慕别...

  • 读国学的孩子更会爱自己

    读国学经典的孩子更爱自己。《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当今心理素质差,孩子遇到...

  •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提出了人的修养的三大层次: 最基础的修养底线——...

  • 四书五经精华100句 汲取古圣先贤智慧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多读经典,汲取...

  • 大学经典

    《大学》总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 读经典的两原则

    《大学》首句说“大学之道”,这里谈谈我们在经典阅读中所要遵循的“道”。当然,在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化经典中,“道”有...

  • 德为先辛勤耕耘  人为本静待花开

    《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于明人伦,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老子》中讲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的开宗明义有多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qp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