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觉悟学会写作读书
如何能每天读书2小时也不会耽误工作

如何能每天读书2小时也不会耽误工作

作者: 6e161a868e6e | 来源:发表于2018-03-12 19:53 被阅读281次

我是一名爱读书的人,养成读书习惯已经快两年了,目前基本做到每天读1本书,每天读书2-3个小时。曾经一度,我以为读书于我已经家常便饭一般,不可能忘记了。也的确,有时候难免一天会很忙,真的没顾上看书,毕竟谁也不是神仙,总有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于是经常在睡前感觉心里很愧疚,今天没有读书,所以总是明明躺着了,也要打开微信读书读上十来分钟,美其名曰坚持阅读,但实际上就是寻求心理安慰。好在,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但最近一两周,读书却遇到了很大问题,因为自己在专情投入写一篇论文,写论文就需要思绪的连续性,就是必须一直想一个东西,不能分心走神(写过论文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所以我就想集中精力一个周完成大头,然后再继续阅读。但实际情况是,一篇论文不是一两个周能写完的,但我也不能因为论文没写完就放弃读书。尴尬的情况就出现了。

我读书一般比较投入,效率也很高,只要不是大部头、哲学、宗教或过难的书籍,一般300页左右的书可以1.5-2个小时读完,但读完并不代表真的读懂了,所以基本每本书都会写1500字左右的书评、笔记、心得,你可以把这种方法称为是“写读法”,以写促读。写读书笔记我一般用讯飞语记10分钟口述口语稿,20分钟修改,30分钟写完一篇仅对自己有价值的笔记。

写读书笔记是个人积累的过程,别人看不看是一码事,阅读量高不高是一码事,但自己读没读懂、学没学会只有自己知道。所以说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坚持读书,这种每天2-3个小时的投入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好比你天天跑步5公里,但就是瘦不下来,连续1年,你还愿意跑步减肥么?

但如果算投资回报率,应该没有什么比读书这件事是更有价值的事情了,投资自己,永远都会值得。正如每天跑步没瘦一样,但你的身体一定会很结实,你会发现可能连续1年都会生病,无形中多出了原本用来生病、难受的时间和金钱。

言归正传

因为我想要读书,但实际情况是,读书难免就会从写论文的思维跳入书本故事思维,这种切换是需要成本的。所以,问题就来了,如果在保证不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每天还能读书2个小时。经过多天的试验,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但因为有些限制条件,可能并不适用于你,因此仅供你参考,批判式接收。

第一,两个时间段:午饭和晚饭(前提是必须一个人吃饭)

以前,听书一直是我走路、吃饭时的必备,听完一本书后,再找到原书电子版或纸质版快速翻阅,吸收重点知识形成笔记。但后来我发现吃饭的时候读书效果会更高,吃饭是本能反应,并不会因为你读书、听书就会被搁置。经过多天试验,基本做到午饭和晚饭时间在50-60分钟,正好可以分两个段读完一本书。

而且,吃的慢、消化的好,无形中倒也控制了饮食和体重。不过难点在于,可能无法保证每天都是自己吃饭,而且如果是上班的话,这种单独吃饭的行为就显得离群了。所以,如果这个时间段不适合你,就找出自己的独处时间,然后将其变成读书时间。方法不行就看道理,本质都是将个人独处的大块时间拿出来用于读书,本能行为(吃饭走路)和读书是可以并行的。

第二,写读书笔记的时间段(读完后马上口述)

讯飞语记是我写读书笔记及各种文稿的利器,第一版都靠它了。而且通过长时间的联系,基本可以做到一遍成稿,改动的错别字很少(除非更改内容)。所以,建议读完书以后马上就拿讯飞语记口述。因为一般是晚饭后刚好读完后,正好在回去的路上一般需要走路10分钟,刚好饭后散步+口述笔记,1500字的笔记基本10分钟可以口述完毕,口述后如果需要修改、发布,这块时间就另算了,但因为一切已经成稿,前后再有20分钟的空档就可以完成。

所以,通过这两个时间段,我对自己以前的读书模式进行了调整,但现在还不能确认这种模式是否持久、可行、有效。但我想表明都是,没有事务是一成不变的,以前学会的方法也要随时调整。就把你自己当成一台有各种毛病的机器,只有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持续变得优秀。哪怕只是一些细微的改进,成长,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第三,降低切换成本,构建仪式感

以上仅仅是通过模式调整,让我每天有2-3个小时的时间读完一本书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难道读完书马上就能切换到写论文的状态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以为经过10分钟口述走回自己电脑面前,马上就可以全情投入写论文的话,就too young too naive了。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我经常在“大类切换”的过程中浪费很多时间。

什么是“大类”任务。比如两个高难度任务的切换,从论文A切换到论文B,因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的论文,所需文献、数据、资料、方法完全不同,这种切换成本很高,这也是最低效的阶段。或者从读书切换到论文,这是从低难度切换到高难度任务,成本就很高。但从写论文切换到读书的成本几乎为0。

所以,如何降低任务切换成本,经过摸索,也找到了一些并不一定非常准确有效的方法,但经过个人试验来看,至少比以前的切换成本要低。方法就是建立仪式感。比如从读书、口述完笔记,我回到了电脑前要开始写论文(或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我的思绪一定还在刚才那本书里,我需要做的就是把思绪从书籍拉回到论文里。

因此,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比如看一篇文献,我会拿出笔和纸采取手抄的模式,让自己从一个深度工作状态,慢慢的滑向另一个深度工作状态。坦白说,做不到马上从深度A切换到深度B,但在手抄、默读或其他仪式的辅助下,思绪会慢慢的向深度B转移,这也是一个预热的过程。不出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可以进入写论文(或工作B)的深度工作状态了。从这个角度看,这手抄预热的半个小时其实并不能算是成本,因为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想进入深度工作状态都要需切换成本。

来个总结:

(1)每天两个小时来自哪里:午饭和晚饭时间,各50-60分钟。前提:自己吃饭。

(2)写读书笔记的时间和方式:晚饭后散步的10分钟(顺路回家、回单位加班等),方式是讯飞语记口述笔记口语稿。

(3)降低不同工作切换成本的方法:给每一个工作建立仪式感,通过仪式也是进入深度工作的预热阶段。

(4)方法有千千万,不能保证每个方法都适合你,但可以参考、吸收、调整为适合你的方式。

相关文章

  • 如何能每天读书2小时也不会耽误工作

    我是一名爱读书的人,养成读书习惯已经快两年了,目前基本做到每天读1本书,每天读书2-3个小时。曾经一度,我以为读书...

  • 读书听书

    最近多了一项工作之后似乎读书的时间开始减少,但我当然不会怨工作耽误了读书,显然我还没有更紧张起来。《2666》,我...

  • 日记:试着让主业和想要做的副业相结合

    这几天考虑了挺多的,写作这件事情是我喜欢的,并且也不会再放弃了,如何能做到不放弃?如何在并不耽误主业并且不受主业影...

  • 坚持

    不管做什么,坚持或许很难,如每天早起,如每天读书,如每天做十字锈,如每天锻炼身体,如坚持做一项工作等等。应该说坚持...

  • 关于创业,有多少人赚到钱了?

    现在的我,每天特别焦虑。 每天也在想如何赚钱,如何能再多一份收入。 可是钱,哪有那么好赚? 简书里铺天盖地,都是如...

  • 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读书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更加勤奋读书 文/吴晓黎 常常会遇到这类问题,如果因为勤奋读书而耽误了...

  • 跟着颖华读书2020.7.12

    读书,习字,冥想。 每天三件事。不能再耽误了。

  • 加班

    今天因为加班,耽误的读书和写文,实属无耐啊!一眼能望到退休的工作,我们还能每天带着笑容全力以赴的加班到深夜,我也深...

  • 2019年5月6日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的知识,你为什么还没有

    每天读书,从来不耽误,每天学习,从来不间断,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学业没有起色,工作没有上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缺...

  • 五个伴我一生 六个伴我同行[序]

    哦对当然 绝不会太长耽误您的时间 也绝不会太短让您觉得无聊 但请你相信 我没说假话 他们是故事 也是现实 是梦境如...

网友评论

  • 琥珀的小时光:优秀的人都是这么演变过来的,佩服,学习了:+1:
    6e161a868e6e:@琥珀梧桐 一起加油
  • 由0到1:读书学习要形成一个闭环,有输入得也有输出才行
  • 柳暗花明又一村雪:会不会生活的好累,本来就忙,安静吃个饭还要看书,估计我做不到
  • b5cac5ec38dd:感觉1.你读书的速度好快,2.你读书的层次好像比我高点,我一般都是记里面的好词好句。最后深感写读后感是不错的习惯,可惜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老师要求了才去干,自己读了书常常不会这么做。
  • 7db07993d117:读了这么久的书,请问有没有一点快速阅读的小技巧。
  • knightlf:吃饭的时候读书不会影响消化吗:sweat:
  • 梦苏梦:读书是一个习惯,读书是输入,书评是输出。
  • 葡萄的枝子:自愧不如,四百页的书,我读了十天,书评写的还很烂
    6e161a868e6e:@葡萄的枝子 习惯了就效率高了
  • Joyce姐姐:支持高兄

本文标题:如何能每天读书2小时也不会耽误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so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