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资生活我是HR代言人HR的小资生活
讲书稿|提升学习力,从这本书开始

讲书稿|提升学习力,从这本书开始

作者: 楠小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23:15 被阅读220次

    本期解读:《这样读书就够了》

    文/楠小鱼儿
    荐语

    我身边总有朋友和我抱怨,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客户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工作上的瓶颈,越来越感到自身能力不足。

    想要通过学习去提升自己,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与推送课程。又不知从何开始,毫无头绪。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想要仔细去看书,时间又是一个大问题。同样发现自己的精力也越来越跟不上……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通常有以下几类问题:

    1.知道能力不足,也时常焦虑。但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2.稍微有一点目标了,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发现没时间,没精力。勉强实行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记不住,用不上。学了等于没学,并开始怀疑坚持是否有用。

    3还有一类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身处的环境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剧变。他们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少部分人今天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在以后的拆解书中,我或许会讲讲怎么提升我们的内驱力。

    所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本书中,赵周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三个字——学习力。

    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这里所提的学习力,并不是指快速阅读,记忆知识和应付考试的能力。而是内化知识,改变行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色各样的难题,如果我们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从容应对这些难题,轻松化解各方压力。

    那么,学习力怎么提升呢?我们通过学习,真的能提升学习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这篇文章就是要帮助大家建立这样一个概念:学习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并且也希望听完讲书稿的朋友们在实践的道路上能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赵周

    拆书帮创始人

    拆书学院创始人

    著名企业培训专家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作者,多本图书译者,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

    《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

    在至今五年的时间里,本书长期占据亚马逊职场学习类畅销书榜第一名,并出版了韩文版。

    5年时间里,拆书帮成了全国最大的学习爱好者组织。

    5年时间里,许多企业大学和培训管理者、员工学习与发展负责人都在学习这本书的方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讲学习力这个问题:

    一、我们学习的现状

    二、什么是学习力

    三、如何提升学习力

    四、怎么形成知识体系


    一、学习现状

    1.读书不容易

    学习的难点,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没时间,没精力;

    第二看不懂,记不住;

    第三不理解,难应用,难持续;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没时间,没精力

    1963年,密歇根大学的成人教育学教授霍华德·麦克拉斯基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其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这两者都由外部和内部两类因素构成。

    举例来讲,生存负载中外部负载是你的职业工作和你的家庭事务;内部负载就是你的生活期望和理想目标,想买车,买房,想40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等等。

    于是,教授得出一个生存余力的概念,就是指你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事宜之外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人在职场中保持一定的余力,那么他就能更好的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但是这个生存余力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生存余力过多,那么就像一本书一样,白边太多意味着内容太少,价值就相对少。

    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余力。

    所以,如果你没时间学习,没精力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自身的时间管理开始。有句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看不懂,记不住

    除了没时间以外,看不懂,记不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著名教育家克里提克斯曾说:“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智力的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

    同样,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知识,内化并反思之后,再去改变行动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所以我们知道,记不记得住,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要理解和内化知识,再结合自身经历去反思。

    不理解,难应用,难持续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读书时难理解,你也不愿花精力去理解,所以你也就难内化。记得有一句曾刷爆我朋友圈的话——多数人为了躲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就是这个意思。

    读书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直接放过去,不愿意仔细思考。等书翻到最后一页后长舒一口气,忍不住发个朋友圈说又看完了一本书。其实真正理解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我们接触到的书,大部分都不难理解。只是因为懒得思考,所以才变得难。想快速看完并获得成就感,然后可以向别人炫耀读书在数量上的成果,这种心态导致学习深度不够。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不理解所以难内化,难内化就没有正反馈,自然也就难持续。

    2.成人学习与学院学习的区别

    那么,如何才能更高效更轻松的内化应用知识呢?本书帮我们总结了成人学习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学院式学习。

    学院式学习的模型就是我们坐在教室,然后听老师或者专家给我们教授知识,我们负责吸收,他们教什么,我们学什么。

    但是成人学习不一样,他是指成人(职场人)的学习,以自我为导向、关联经验、强调实践、聚焦于解决问题和内在驱动。这样得来的知识更高效也更容易应用,因为本身就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

    书中提到了一个海尔集团日清工作法的例子,海尔自1991年开始推行日清工作法,这一方法最终成为海尔集团奉行的最重要的员工行为准则。

    那么张瑞敏日清工作法的灵感从哪里来的呢?她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写了以下这篇序:

    记得第一次读德鲁克的书时,给我冲击最大的一句话就是“管理的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这句话当时令我很费解,因为那时好工厂的标志就是要轰轰烈烈。但仔细琢磨才体会出道理所在:那些“心中无数决心”的誓师大会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从本质上看对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却没有任何帮助;那些在突发事件中表现英勇的人和事的确激动人心,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对这些英雄人物大张旗鼓的表彰,而是要扎扎实实建立避免发生这类突发事件的机制。这使我认识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将例外的行政管理变成例行管理。当时我们根据企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了“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将每项工作的目标落实到每人、每天,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围。每天下班前要根据目标对工作完成的情况“日清”,而日清的结果又与其本人的奖罚激励挂钩,这样便形成了目标、日清、奖励三者间的闭环优化和良性循环。事实证明,就是通过“日清”工作法,让海尔迅速扭亏为盈,解决了当时在管理上存在的无效、无序问题。

    紧接着这篇序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包政教授的推荐序,洋洋洒洒12页中,包教授强调了这本名著的深远影响,梳理了整本书的脉络和逻辑,并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扼要介绍。

    你看,对同一本书的读法,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包政是归纳式、研究式的,而张瑞敏则是对其中某一段仔细思考,联系自身经验,并去实践,最终帮她解决了工作上的大难题。可以说,包政就是“学院式学习”,而张瑞敏是“成人式学习”。

    试着回想一下,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高数课堂上,你坐在教室里听课,又听不懂又困,特别痛苦。课堂时间花了不少,但实际效果却不好。为了应付考试,最后不得不进行考前突击。

    但是当你电脑出了点小毛病,比如越来越卡了,你就会想法设法去找原因。可能是清理内部灰尘;也可能是重装系统;也可能是换显卡等等。反正你会找出来很多原因,然后去实践。

    同样,后者也是成人学习的思维。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去学习相关内容,比如学习拆装电脑,重装系统以及更换显卡等等。

    这就是成人式学习与学院式学习的区别。

    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成人式学习偏实用,以学习者本身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这就是我们成人或者职场人需要的。

    而学院式学习适合普通教育,目的是通过考试,帮我们拿证。以知识为中心,老师教什么我吸收什么;考试考什么,我学什么。

    当我们踏入职场之后,如果还是学院式学习的思维,那我们迟早会碰壁。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创立了成人教育学。他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以5条公理为基石:

    1.自我导向

    当我们走出校门,踏入职场,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自己承担,所以开始慢慢从依懒型人格转为自我导向的人格。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够自我诊断学习需求和规划,评估学习效果。所以,有效的成人学习应该强调主动参与,有内在驱动,而不是被动接受。

    2.关联经验

    成人具有丰富且不断增长的经验,所以,成人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并充分利用这个经验的。

    3.强调实践

    强调实践,就是要我们“在用中学”和“在学中用”。选择学习内容时,首先考虑“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时考虑“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不必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和细节的论证。更多的强调我会不会用,怎么用才能更高效。

    5.内在驱动

    你有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我能力这个内在驱动,所以你会从中得到更多乐趣,也更能持续不断的学习。这样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五点公理,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学习力。

    那么,到底什么是学习力呢?

    二、什么是学习力

    简单来说,学习力就是理解知识,内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迁移知识的能力。

    在杜拉拉升职记里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杜拉拉在职场已有一段时间,李斯特安排李文华和王宏负责她的成长进步,但李文华对她只有敷衍。所以,为了区分他们俩对自己的成长贡献,同时鞭策王宏,并让上司李斯特了解进展,她做了一个总结报告,同时抄送给王宏、李文华。报告里包含四项内容:受训目的、受训内容、帮助者、效果及进程。李斯特一看,立刻明白了两点:1.杜拉拉进步很快;2.王宏基本没理杜拉拉。

    我当时看到这一段,心里默默的为杜拉拉的心机点赞。

    但是赵周老师怎么说呢?

    他说,我看到的是杜拉拉的的专业,这个专业体现在注重事实和关注细节上。

    我们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对合作伙伴不满意时,你可能直接就去找领导讲了,说他怎么怎么不重视,给我使绊子,对这件事不尽心。这就是你直接把观点摆出来了,甚至把情绪摆出来了。

    但是效果呢?一般都不好,领导会觉得这是你主观片面的,甚至不负责任的。但是如果你像杜拉拉这样,不提观点,直接把事实讲出来,把细节摆出来。领导他自己一眼就得出你要告诉他的结论了。而且人往往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

    你看,这就是学习力。赵周老师把这个叫拆书能力。

    从你接触的信息、知识中思考,结合我们自身经历,去提炼有效信息。这就是你的学习力。

    知道了学习力是什么,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我们的学习力呢?

    下面我们讲怎么提升学习力。

    三、如何提高学习力

    1.区分伪学习

    我们首先要区分什么是真学习,什么是伪学习。然后才能讲到提升学习力的问题。

    你看,现在很多公众号上常常标榜自己写的内容干货满满,并以此为卖点,吸引众多人关注。其实,我们可能没意识到,对干货的追求就是一种伪学习。

    为什么这么说呢?

    把一本书的知识摘抄出“干货”,不是把大图片压缩成小图片,更多的是像把鲜鱼晒成咸鱼干。脱水的同时被破坏了细胞,导致更多的营养流失了。

    有人喜欢吃咸鱼干,这本是口味问题,但是宣传“咸鱼干才是鱼的精华”,这就是无稽之谈了。

    “干货式学习”误区可以这样表述:我们要学习的并不是那么一句句被人总结得出的“真理”,而是这些真理背后的适用边界和故事背景。因为这些才是我们结合自身经历不断去思考的重点。

    这样的干货,其实是在去掉上下文把知识“晒干”,我们读者又能得出多少可以应用的知识呢?

    所以,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我知道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认清了伪学习,我们才能防止陷入陷阱。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如何提升学习力。

    2.如何提升学习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戴维·库伯通过研究人类的学习机制,提出了库伯学习圈模型: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然后对经验进行反思,再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再用你反思的理论去指导行动。这样通过不断的行动——反思——总结,遇到问题后又形成新的库伯圈,最后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提升你的学习能力。

    库伯学习圈

    所以本书作者归纳出学习力的三个维度,分别是:

    分析和整理信息

    追问和反思经验

    内化和应用知识

    学习力的提升,本质上是这三项能力的提升。

    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你筛选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也就是你认清知识边界、适用条件的能力;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互联网每分钟产生的数据:

    YouTube用户上传48小时新视频;

    Google收到2000000次搜索请求;

    Twitter用户发送超过100000条微博;

    苹果应用下载超过47000个;

    ……

    这也仅仅是一分钟所产生的数据,我们在如此庞大浩繁的数据包裹下,如果不会筛选和整理信息,不懂得区分哪些知识在某些场景下可用,哪些不可用,不懂得灵活运用,那我们学的再多,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本书中,也对我们在现今环境里如何深度学习,如何提高学习力做了很详实的回答。

    他也提出了三点:

    一是提高认知效率,

    二是提高专注度,

    三是提高行动力

    1.提高认知效率

    什么是认知效率?其实就是识别知识、筛选知识的能力。当今知识遍地是,怎么去找到我们需要的那些知识就显得尤为关键。不懂如何甄别知识,只怕会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溺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2.提高专注力

    如今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就是专注力。试着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次本来想去搜某一个特定的问题,但是一拿起手机,就开始被新闻吸引,被各种社交软件上的未读信息吸引。等你回过神来发现自己都已经忘记了要搜什么了。

    无法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通病。因为现在的网页设计、新闻标题就是为了吸引你而设计的,比如:

    “知道了这几件事后,我震惊了~”实际上是讲几件很普通的事。

    “干了112天终于湿了”,实际为深圳干旱数月喜迎降雨。

    所以我们会忍不住点开,因而它确实吸引人啊。但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收回来时,已经半小时过去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答案是有的。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标题是毫无意义的,知道了一个人的专注力是极其稀缺重要的。就可以刻意去锻炼我们的注意力,使用的方法也简单粗暴,忍住不去看就行了,专注在你需要做的事情上,持之以恒。短时间可能你会觉得不适,不过没关系,时间一长就习惯了。

    我到现在也还会这样,当我用手机写文章时,经常会忍不住或不自觉的点进微博和微信看看,当我点进去的瞬间,我会立刻想到上面关于专注力的论断,然后我就立刻点手机的home键,强制把注意力拉回到我在干的事情上来。你看,简单粗暴且实用。

    3.提高行动力

    伏尔泰说:“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

    你的思想在大脑里走的再远,没有实际行动都是零。

    所以,即使我们了解再多,去行动吧。就像哈伯学习圈那样,形成一个落实在行动上的良性循环。

    好了,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

    四、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我始终认为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学习观念的转变。这个转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前文所述学习导向的转变

    不是这个我一定会用到,所以我要去学。而是为了解决我当前遇到的问题,我才去学。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感觉焦虑感远甚从前?

    因为现在很多公众号都是在告诉我们一定会遇到什么什么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习什么什么技能,这其实是一种焦虑营销。

    虽然有的公众号也确实是在讲真理。但是我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活里的事是有轻重缓急之分的。

    如果公众号告诉你,生活过不好是因为你不懂哲学,然后讲很多关于哲学的道理和例子。你听完后肃然起敬,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去买好几本哲学书来看。但是,其实呢?你可能连导师交代你的任务都还没开始。

    所以我们要区分重点,先去做那些重要而紧急的事。

    所以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被用来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习。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同时还要有重心。

    二是学习者对待学习观念的转变:

    我们要认识到,在这个社会上,你实际上对大部分事情都无法掌控,唯独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你自己能力的成长。

    你去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使你花再多时间和再大的精力,你也不会有确切的收获。

    但是如果你去练毛笔字就不一样了,每天练十分钟,长久下来也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进步。

    古话讲求人不如求己,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的重心一定是在我个人能力成长上。对我个人能力有成长价值的,我每天都去努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成长。其他的你也可能需要关注,但那绝不是重点,因为即使你花了大量的专注度也无法掌控。

    也就是明确目标,反求诸己。

    有这两点作为基础,我们再来讲如何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的问题。

    在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学五渣”逐步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值得我们借鉴:

    国内一位学五渣想报考美国一位牛人导师的研究生,因为从牛人导师这里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我们一般人的思路是通过踏实的努力,提升学习能力来竞争。他不这么想,他找来了美国导师最新出版的学术书籍。然后拿着书去请教系主任,说自己在做学术研究,这本资料里有几个概念不懂。系主任看到自己学生这么用功,当然满心欢喜,花几天时间认认真真阅读后告诉他这本书的大意,并把这本书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也告诉他。而他则原原本本的记下来,伪装成自己的观点发邮件给美国导师。美国导师一看,没想到一个中国本科生有这么深的专业知识,就立刻回信,又附上自己的观点。“学五渣”又去请教系主任。经过这样如法炮制几遍,他慢慢理解了书中精髓,如愿成为了美国导师的研究生。

    可能你会有疑问:“学五渣”这样的人真的可以胜任那份研究生学业吗?其实可以的,他无意中使用了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联机学习。

    在来回翻译邮件,不断地把双方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话传播出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在这个细分领域有了深远的洞见。这些洞见配合专业知识,让他能快速弄懂同等学历的人,几个月都无法理解的学术著作。

    所以,从这里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构建知识体系的2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

    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去追问反思,去咨询请教,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梳理、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分析其本质,确定其前因后果。比如前文提到的“学五渣”,就是为了弄懂美国导师的学术著作,不断的吸收美国导师和系主任的知识;

    二是从点到网

    当“学五渣”成功考入美国导师的研究生之后,借助自己曾经弄懂的那本学术著作,他可以了解更多的相同领域的学术著作。这就是从点到网,借助以往的知识基础,构建并丰富知识体系。

    到此为止,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总结一下,我们分别从学习的现状、什么是学习力、如何提高学习力已经如何构建知识体系这四个方面来讲的。

    第一章我们讲了学习的难点在于没时间、没精力、难应用和容易陷入的学习误区

    第二章我们讲了学习力的概念——学习力就是理解知识,内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迁移知识的能力。

    第三章我们讲了如何提高学习力

    提高学习力的关键在于提高认知效率、提高专注度、提高行动力

    第四章我们讲了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一是从问题出发;

    二是从点到面。

    好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对你有触动的记下来呢?

    记住,我们提高最快的方式是立刻应用哦~

    快去生活中实践吧。


    文字精华版


    荐语

    我身边总有朋友和我抱怨,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客户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工作上的瓶颈,越来越感到自身能力不足。

    想要通过学习去提升自己,然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与推送课程。又不知从何开始,毫无头绪。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想要仔细去看书,时间又是一个大问题。同样发现自己的精力也越来越跟不上……

    所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本书中,赵周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三个字——学习力。

    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这里所提的学习力,并不是指快速阅读,记忆知识和应付考试的能力。而是内化知识,改变行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色各样的难题,如果我们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从容应对这些难题,轻松化解各方压力。

    那么,学习力怎么提升呢?我们通过学习,真的能提升学习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这篇文章就是要帮助大家建立这样一个概念:学习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赵周

    拆书帮创始人

    拆书学院创始人

    著名企业培训专家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出你的沟通力》作者,多本图书译者,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专家。

    《经济观察报》、《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

    在至今五年的时间里,本书长期占据亚马逊职场学习类畅销书榜第一名,并出版了韩文版。

    5年时间里,拆书帮成了全国最大的学习爱好者组织。

    5年时间里,许多企业大学和培训管理者、员工学习与发展负责人都在学习这本书的方法。

    目录

    一、我们的学习现状

            1.读书难,没时间、没精力、难应用

            2.成人学习与学院学习的区别

    二、什么是学习力

    三、怎么提高学习力

            1.区分伪学习

            2.如何提高学习力

    四、形成知识体系

            1.两个观念的转变

            2.构建知识体系的两个方法

    讲书稿思维导图

    一、学习现状

    1.读书不容易

    学习的难点,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第一没时间,没精力;

    第二看不懂,记不住;

    第三不理解,难应用,难持续;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没时间,没精力

    生存余力理论模型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

    从这里得出一个生存余力的概念,就是指你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事宜之外的时间和精力。

    生存余力理论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余力。

    所以,如果你没时间学习,没精力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自身的时间管理开始。有句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看不懂,记不住

    除了没时间以外,看不懂,记不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阅读来说,阅读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理解知识,内化并反思之后,再去改变行动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所以我们知道,记不记得住,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要理解和内化知识,再结合自身经历去反思。

    不理解,难应用,难持续

    读书时不主动去思考理解,所以才变得难内化,难内化就没有正反馈,自然也就难持续。

    2.成人学习与学院学习的区别

    成人式学习偏实用,以学习者本身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这是我们成人或者职场人需要的。

    而学院式学习适合普通教育,目的是通过考试,帮我们拿证。以知识为中心,老师教什么我吸收什么;考试考什么,我学什么。

    我们需要的是从学院式学习思维转变到成人学习思维。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创立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五条基石:

    1.自我导向

    2.关联经验

    3.强调实践

    4.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

    5.内在驱动

    以上五点公理,最终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学习力。

    二、什么是学习力

    简单来说,学习力就是理解知识,内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迁移知识的能力。

    从你接触的信息、知识中思考,结合我们自身经历,去提炼有效信息。这就是你的学习力。

    三、如何提高学习力

    1.区分伪学习

    “干货式学习”的误区:

    我们要学习的并不是那么一句句被人总结得出的“真理”,而是这些真理背后的适用边界和故事背景。因为这些才是我们结合自身经历不断去思考的重点。

    这样的干货,其实是在去掉上下文把知识“晒干”,读者是得不出多少可以应用的知识的。

    2.如何提升学习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戴维·库伯通过研究人类的学习机制,提出了库伯学习圈模型: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然后对经验进行反思,再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再用你反思的理论去指导行动。这样通过不断的行动——反思——总结,遇到问题后又形成新的库伯圈,最后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提升你的学习能力。

    库伯学习圈

    所以本书作者归纳出学习力的三个维度,分别是:

    分析和整理信息

    追问和反思经验

    内化和应用知识

    学习力的提升,本质上是这三项能力的提升。

    相同的,古典老师也提出了三点:

    一是提高认知效率,

    二是提高专注度,

    三是提高行动力

    四、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1.两个观念的转变

    学习者最重要的是学习观念的转变。

    一是学习者学习目标导向的转变

    不是这个我一定会用到,所以我要去学。而是为了解决我当前遇到的问题,我才去学。

    二是学习者对待学习观念的转变

    我们要认识到,在这个社会上,你实际上对大部分事情都无法掌控,唯独一件事情例外——那就是你自己能力的成长。

    也就是明确目标,反求诸己。

    2.构建知识体系的2种思路

    一是从问题出发

    二是从点到网


    我是楠小鱼儿(简书知乎豆瓣同号,微信号:nanxiaoyur),专注阅读写作、自我提升,讲书和拆书践行者,文字变现之路漫游者,如果你和我一样,欢迎一起交流,我们一起成长!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讲书稿|提升学习力,从这本书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my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