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牵手语文爱恨皆幸福散文读书
蒲公英仰望记(126)《老王》

蒲公英仰望记(126)《老王》

作者: 白露霜花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20:57 被阅读81次
    蒲公英仰望记(126)《老王》

    杨绛的《老王》是我第一次遇到,虽然以前在报刊杂志上读过许多大师级的讲解,但是自己从来没有讲过。这次遇到,我很开心,特别想让学生体会到文字里渗透的深情。

    抓住段首的时间词梳理文章中记叙的事件,并顺带着感受详写略写。有了这一教学活动,文章结构解析难度就降下来了。

    抓住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关键句组织三次学习活动:(一)默读1_3段说说老王的不幸;从与“我们三”的交往中认识不幸人的可贵品质。(二)比较阅读“我”与老王三次金钱交往异同。这个活动就是为分析愧怍之情铺垫的(三)细读作者详写的最后一次交往中“两次外貌描写”“一大一好两种物品”“一问一答两句对话”“两次询问好些了吗”的作用。

    在第一个学习活动中,我们找到了下列句子:(1)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2)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3)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4)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5)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①的小屋;(6)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一起分析总结老王的不幸:既有他生理上的缺陷,也有旁人语言暴力带来的心灵创伤;既有身边无亲人的无依无靠,也有工作无组织的失群落伍;只有破落大院塌败小屋的栖身之地,却无可以互相温暖互相扶持的家人亲戚。

    我们还想到了《植树的牧羊人》中同样失去亲人孤苦伶仃生活在荒凉高原的艾力泽·布菲。想起不漏一滴雨的石屋,想起温暖高原的一炉热汤,想起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锅碗,想起每天刮胡子的绅士模样。他是不幸的,却活的体体面面。他同样孤独无依,却活的万人敬仰。而老王,既不体面,也无尊严。一个活的悲壮,一个活的悲苦。

    接着我们寻找到以下展现交往中的老王可贵品质的句子:(1)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2)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3)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4)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5)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6)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

    总结他的为人:老实厚道,体谅他人,善良,为他人着想。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尊严的人却能在生活中给别人留尊严。

    第二个学习活动比较结果:相同点买卖双方一样,都是“我”付钱,老王收钱。不同点是前两次是生意上的公平买卖,最后一次本不是交易;前两次的付钱收钱是为了展现彼此为人,是互相照顾,是公平买卖互不赊欠,第三次是情与钱的不对等买卖。

    第三个学习活动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我带领着大家分析。(1)两次外貌描写中一次是老王刚进门的正脸描写突出他病入膏肓的干瘦和弱,抓“直僵僵”“死灰色”“镶”“僵尸”“干皮”“白骨”,一次是描写老王离开的背影___“滞笨地转过身子” “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突出暗含的死亡气息,体会作者为愧怍之情的第一笔铺垫。(2)抓住两个形容词“大”和“好”,简单介绍文革期间的物质生活水平,介绍小时候奶奶用筷子滴香油的省吃俭用方法,体会老王把情寄托在质量最好的物品上的深厚特征,体会作者为愧怍之情的第二笔铺垫。(3)“我”与老王最后一面就说了两句话,一句是问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一句是回答老王“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问话中表达的是理解老王关照自己,回答的话是表达自己不会亏待老王的一贯作风。体会作者为愧怍之情的第三笔铺垫。(4)两次询问“好些了吗?”是第四笔铺垫。第一次是直接问老王,只得到了老王的一声“嗯”,并没有再细问,暗示关心不够。第二次是问老李,人都去世了还不知道,这样的关切多少有点冷。老王的死讯让作者不由一激灵,恰恰是这一激灵作者才去细细回想最后一面,才会为自己那么多的平平常常的做法伤一份厚重的感激而愧怍。才意识到自己给的钱太轻,还不起一份渴望人间温暖的情意,才意识到自己玷污了一份知恩图报的纯净心。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大鸡蛋”和“好香油”里的情感纠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蒲公英仰望记(126)《老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vp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