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年代,《罗生门》被批评为将日本的愚昧和倒退暴露给外国人看,在中国,我也面对了同样的怒斥,而我用黑泽明来作为我的盾牌。也许20或30年后,中国人将不会再用那种狭隘的眼光来看我的作品。——张艺谋
大概很多人想不到,为中国拿下第一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作品,会是一个农村题材的电影吧?
1992年8月,《秋菊打官司》上映,在这之前,张艺谋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被禁止公映的事,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状态。
上面的话,就是他在《时代》周刊上为自己的偶像黑泽明撰文时说的话,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多年后,能够被重新解读,被重新定义。
看过了张艺谋在电影题材上的选择,不得不说,张艺谋的选故事眼光,很毒。
《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讲述的是“农妇(何碧秋)告村长”的故事。
当我们沉浸在这部电影里,很容易便能发现张艺谋本身思想上的蛛丝马迹,而这些,早已经掩盖了原著里那个村妇的许多光芒。
对比于原著,秋菊的执拗,远比何碧秋合情合理,电影情节的设置,也远比小说深刻。那么,这部电影到底都做了什么改编呢?
01、人设变了,直接改变了整个故事的格局
随着电影进度条往前移,观众很容易落入俗套,猜测剧情会是秋菊将村长告倒,村长被撤职为终局,随着剧情的深入,又觉得会是因为村长救了秋菊母子,秋菊率先给村长低头,村长也大方跟秋菊夫妻道歉,两家人和解。
谁曾想,结局完全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当秋菊在雪地里追着警车,却只能远远地看着警车的背影越来越小,那无法抹平的茫然不解,笼罩了她。
电影的结局是故事的最大改编之处,而这些也和她被改掉的人设相关。
原著中的何碧秋,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妇,没什么见识,有点无知,甚至在人情世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地方,唯一要说的,大概就是很执拗这一点吧。
开篇的“太阳好起来了”和“讨个说法”是吸引张艺谋改编的点,可是原著中,当何碧秋说出:“那你就别怪我了”这句明显带着“威胁性质”的话,已经完全看不出她和丈夫有错在先的半点反省,反而理直气壮,大有不让村长好过的意思。
小说后面,也确实交代了,何碧秋夫妇对于这个村长的作风习惯,乃至这个村长的上任,都是带有质疑和不服的。
而在告状过程中,包括去见严局长的部分,人情如何打点,这都是旅馆老板教她的,可见何碧秋在日常的生活中,人情世故这一块并不到位。
碍于人设决定了故事的走向,故事结局也就相对平庸。
仅仅是在她最后一次告状后听到村长被带走,验收员过来验收,她的麦田出了黑子这些事,故事便戛然而止了。
而电影中的秋菊,显然比何碧秋更有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自尊自爱。
电影中的秋菊,一开始就穿着一件大红衣服,围巾包着头,大腹便便的走在市集上,市集里,人来人往,观众一开始甚至都认不出那是巩俐。
张艺谋此时的电影偷拍方式,让整部电影的所有人物,都有着不一样的随意感。
这里的她,是一个即将临盘的孕妇。
当她拿着丈夫的诊断说明去找村长的时候,她的态度,是谦卑有礼,不失本分的。
这个时候的她,能体谅村长的难处,也明白自己家违建不对在先,村长管教村民也不是不可以,但村长不该往她丈夫的命根子上动脚还不觉得有错。
她要的,只是一个道歉。
秋菊要一个“说法”,是为自己的尊严,更是为丈夫的尊严,这才是秋菊最终坚持告状的原因。
结局多了秋菊生孩子的环节,瞬间将整部电影的层次拔高了几层,让秋菊和所有戏外的人开始思考,法与情,究竟应该怎么平衡。
02、情节冲突的原因变了,让整个故事更接近现实
故事的冲突,是源于村长打了人拒不认错,上级下来调解的时候,也仅仅是“赔钱了事”,故意羞辱,引起了何碧秋和秋菊坚持不懈的告状。
但其实,这件事的由头,是有本质区别的。分析这个由头,得从故事里的几件大事说起。
一是政策的改变。
原著中,讲述的是村长带着村民选了一块试验田种植油菜,何碧秋夫妻拒不配合,与村长起了口角,村长是个粗人,对很多事懒得解释,因而引起何碧秋夫妇的反弹,即便是在后面村长也是嘴硬,只说了一句:既然说不听,那就用拳头说话。
简单粗暴,这样的人物形象,其实我们在电视剧《大江大河》里看到过类似的形象,那便是雷东宝,敢闯敢干,只闷头做事,不容置疑。
电影里,将种油菜改成了违建,秋菊夫妻搭了个违建的辣子楼,村长劝不听,秋菊丈夫和村长起了口角,言语间,多有挑衅和不屑,刺痛了村长心底里的痛处,这才让村长以牙还牙下了手。
二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张艺谋为什么将这个“农妇”加上“孕妇”的设定?
电影花絮中提到,是因为巩俐在片场曾经扮演孕妇的样子逗乐,张艺谋很有感觉,因而做了这样的改编。
但往深一点去想,张艺谋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改编有感觉?
自然是因为这样的人设更符合当时的时代特色。
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一度采取计划生育政策,老一辈的人,尤其是农村乡下的,为了生个儿子,可谓是各显神通。
为什么秋菊对于丈夫下体被踢如此意难平?为什么村长拒不认错?为什么秋菊生了儿子以后,村长这么重视,嘴巴里明明说不去满月宴,第二天却想着把自己收拾齐整?
这一切,都是因为贯穿全片的故事核心“生儿子”。
那个年代,生几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儿子。
有儿子,才能老有所依,才能有人继承香火,才能不被村里人笑话。
偏偏村长老婆生了4个女儿后,就被强制执行计划生育了,这是村长心里一直以来的痛。
秋菊丈夫违建在先,言语羞辱在后。“骂他下辈子断子绝孙,还抱一窝母鸡”。
这样的话,赤裸裸的就是那些年代,封建的农村人对同村里对没有儿子的村民的嘲讽,秋菊丈夫的话,听在村长耳朵里,更有炫耀之意。
电影里,村长生下了4个女儿,却被执行了“计划生育”,也就是“断子绝孙”,“抱一窝母鸡”了,而秋菊却马上临盘,是不是儿子且不说,毕竟还能再生。
秋菊丈夫这么一句戳心窝子的话,听在村长的耳朵里,面子挂不住,心里不好受,村长又怎么能忍?
三是“民告官”的民主化政策执行
当然,我们是在原著中才看到这样一个名词,也是在原著中,才明白何碧秋是这个政策的标杆案例,因而何碧秋的案子,能更快速高效的解决。
可电影中,显然略过了许多,不仅没提秋菊坚持告官的更多过程,故事也似乎只到法院通知秋菊丈夫拍片子,到了这里,电影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看似可能的假想结局。
但此刻,我们很容易忽略了张艺谋设定“孕妇”的用意。
秋菊在村长的竭力相助下,顺利产子,满月宴之前,秋菊还特地邀请村长前来,似乎之前的所有隔膜都不在了,村长也是想去的,按照村长家人所说,“他在屋子里拾掇自己呢”。
可见村长多重视这个孩子。
但秋菊没有等来村长,只等来警车,村长以“轻伤害”被捕,而秋菊和村长之间的恩怨,并没有化解。
这才出现了秋菊追警车的画面,秋菊的本意,只是想要讨一个合乎情理的公道,再浅一点讲,她想要的就只是村长的一句道歉。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她的本意和简单想象,她茫然了,法与情,终究只能选一个。
03、故事背景改了,让整个告状的过程有了不同
《万家诉讼》故事背景在南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何碧秋的村子,被一个水库隔绝在两个省界内了。要告状,只能坐船或者绕远路。
何碧秋找医生开的证明是跨省的,在她告状的过程中,这个事实被反复提及,似乎无形中,加大了她继续告状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这个案件的复杂性。
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大概就是何碧秋到了市里找到严局长家的时候,却因为并没有看到局长,而将做人情买的东西都给了一个耳朵不灵光的老人家。
之后,何碧秋回到了家,也就没再出去,索性在家等消息,这里,是不是也有出行难的考量呢?
电影里,则是直接将故事放在了陕西农村里。
张艺谋本身是陕西农民出身,对陕西的民俗风情,有更多的了解,对那里的农村生活习惯,有更多的感受。
虽说在出行上以及告状所用的状纸有着地域归属的差异,电影里也刻意简单化了秋菊的出行方式,但不可否认,部分场景的简单化,对应人物设定的饱和度,其实有很好的反衬作用。
秋菊一家本就是卖辣子出身,走上告状路之后,这些辣子就成了她告状的支撑,而张艺谋在电影里的写实拍摄手法,偷拍,抢拍,抓拍,跟拍,所有的人物影像,都是基于相对简单的故事场景出来的。
加上她孕妇的背景设定,若是再从场景上去加大难度,无疑会让这个告状的过程显得更为艰难,甚至失真。
试想想,一个即将临盘的孕妇,经得起船舶,车马的来来回回折腾吗?
结尾
细想想,张艺谋并没有真正地运用这个故事,对故事的还原度,并不算高。
如今影视行业中,“超高还原度”成了娱乐观众的一个卖点,除了还原,改编者的才华,完全被掩盖。
而张艺谋的改编,往往是借用故事的框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大部分的改编,尤其擅长在细枝末节处“动手脚”。
《秋菊打官司》经过人设,背景,故事冲突等各种改编,也确实给观众留下了不少的思考,也让人对于秋菊的执拗有了更深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