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同名畅销小说。每部作品对原著的改编,都带着导演和编者的理解和体悟。我没有看过原著,但从电影的细腻表现,这必是一部注重细节的作品,娓娓道来,细水流畅。
与电影中那样暖暖的午后,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在美国。当时午后的阳光也是这般温暖,连续两天的大风刮走了漫天的乌云,带来一览无余的晴空和多多棉花糖般的云朵。图书馆顶上撒下的光芒让人不仅回顾起电影中的点滴,那个叫做Eilis的女孩身处异乡的孤独、害怕,初入恋爱的害羞、甜蜜,面对变故的悲伤、无奈,处于抉择的纠结、不舍,最后归来的淡然、安定,这一切发生在一年之间,这是属于她的成长,感同身受。
上世纪50年代爱尔兰小镇里的Eilis内心充满年轻女孩的不安定和渴望,寻不到合适工作,于是在姐姐的推荐帮助下,只身前往纽约纽约布鲁克林,她安静、内敛,有些不知所措,在航船上遇到一个时髦的女子,她教会她打扮,教会她如何在海关面前顺利入境,通往美国那一扇门后折射出的阳光让她通往了新生活,也真正开始面对生活的难题,美梦没有那么快来临,但坚信却在一开始就到来了。
内敛安静的Eilis被安排在一间百货公司上班,她不知道怎么与顾客熟络对话,不知道怎么面对上级的批评和冷讽,不知道怎么与同住的女孩深入相处,不知道怎么在餐厅里回答服务生的问题。她身单影只,初入异国的不适应和孤独感折磨着她,想家的情绪在接到姐姐Rose来信的那一刻奔涌而出,她随身携带姐姐的信,作为自己的支撑。
与姐姐相识的爱尔兰牧师对她伸出了援手,给她报名了布鲁克林学院的夜校,充实她的生活,并告诉她: “你会想家到痛不欲生,这无能为力,只有忍受,但你会坚持过去的,它不会击倒你。终有一天,太阳会露出光芒,你可能都不会立刻注意到,它就是这么转瞬即逝。然后你会开始想着过去跟自己毫无关联的人或事,一个只属于你的人,到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生活,它就在这里。”
日子变得紧凑与充实,Eilis慢慢地也会与室友互动,与她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在那里,她邂逅了Tony,一个意大利男孩,于是开始了两人温暖而又单纯的恋爱。他会在晚上下课时去接她,一见面的默契,边走边聊的相视而笑,一切都是爱情弥漫的味道,当Tony带她回家见父母和兄弟的时候,温馨的家庭氛围感染了Eilis,她逐渐变得开朗、乐观,上司问她为什么变了个人,她说因为恋爱,那种甜蜜与开心让人不禁替她开心,她还顺利通过了夜校的考试,拿到了美国的会计资格证,一切都在渐入佳境。
生活总会起波澜,就在这个时候,姐姐Rose突然病亡,Eilis在伤心欲绝的情况下,回到爱尔兰参加葬礼并看望母亲。带着在纽约的蜕变,Eilis成为小镇上独特的女孩,她的时尚、自信吸引了另一个男孩Jim,母亲也尽力撮合他们。在相处过程中,Eilis发现Jim的善良与教养,慢慢产生了好感,但远在布鲁克林的Tony正在等待着自己的归去。她内心在纠结与煎熬,一边是变得陌生但有着母亲的故乡,一边是已经融入的新家和初恋。她必须做出选择,终于她认识到内心的需求和选择,她要回去布鲁克林,回到那个在绝望和困境中支撑她的男孩身边,那才是属于她的阳光。
影片中,Eilis的衣服颜色逐渐在变化,从暗淡的颜色变为鲜艳,当绿色始终贯穿在当中,一则是爱尔兰人独爱绿色,二则那始终代表着Eilis的质朴和不变的内心。
喜欢影片中那一片阳光,愿每个人在成长蜕变之后,都保存着内心最纯最真的东西。此刻,弗吉尼亚的阳光正温暖地从图书馆顶层泻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