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历史有意思散文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半句才是精华,揭露了真实的人性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半句才是精华,揭露了真实的人性

作者: 文史挥墨 | 来源:发表于2023-04-07 15:10 被阅读0次

民间俗语很多,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结晶,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句听上去很唏嘘的——久病床前无孝子。

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就是希望自己老去以后需要人帮需要人陪时,有儿女会为自己付出。其实大多数的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赞誉父母伟大,他们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处处为孩子着想。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辞劳苦地哺育他们;孩子成长的时候,父母用心培育他们;就算孩子长大了,父母仍然“长忧九十九”,每时每刻关心着他们。但是当父母老去以后,孩子又是否可以做到,陪伴记忆力和行动力都渐渐丧失的父母呢?他们又能否像父母给自己小时候喂食换片那样对待父母?

可如果父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却无法自立,这样就成了累赘。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样的想法万万不可,因为这就是“不孝”,但平常心看待,这不就是正常的人性吗?父母和子女间的问题现实又无奈。

事实上,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而下半句还要更为现实!

那就是:久贫家中无贤妻!

“久贫家中无贤妻”,意思就是说一个家庭,即便夫妻和睦,但如果一直比较贫苦,那么到了后面家里的妻子也就不会如之前那么贤惠了。这句俗语其实放在现代社会再合适不过了,很多夫妻最终离婚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都说是夫妻感情不和,但明眼人都知道背后的本质原因。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指的是父母久病在床,儿女不会像最初一样孝顺,虽然扎心,但却很现实。而这句俗语的下半句“久贫家中无贤妻”其实更为现实,说的是一个家庭,如果长期贫困,就算再贤惠的妻子最终也变得不贤惠了。

对于这种现象,其实也不能怪妻子不贤惠,在那种穷苦的环境下,又有几个人能保持初心,一如既往的贤惠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久病床前无孝子”,下半句才是精华,揭露了真实的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wp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