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儒家的中庸之道,西方人到了20世纪才明白

儒家的中庸之道,西方人到了20世纪才明白

作者: 小成读会书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23:21 被阅读0次

如果我问你,钱是不是越多越好?

你可能在心里想:“钱当然是越多越好啊,你要是觉得钱太多不好,那把你的钱分我点,你好我也好。”

如果是意外之财,那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钱是要靠出卖劳动时间得来的。你的钱越多,可能意味着你工作得越久,可能意味着你付出的健康越多。

你如果了解了边际效用的概念,就更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

1

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

我们首先要明白,物品的价值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人看来,价值是不一样的。而且一个人对某个商品的估值是在一场场交易当中体现出来的。

就比如一个男孩整天说,愿意为了女孩去死,结果遇到危险自己先跑了。这就代表这个男孩对爱情的估值没有对生命的估值高。所以你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真实的交易场景中,你愿意付出什么。

由个人估值就演变出了“主观价值论”。主观价值论是指,所有物品本身并没有价值,只要人觉得它有价值,它就有价值。

相对应的“客观价值论”就是,所有物品都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它取决于人类无差别劳动。

主观价值论比客观价值论的解释力更强。明星拍的矿泉水广告很值钱,你拍的喝矿泉水的视频不值钱;你家里的老照片,你觉得很值钱,我觉得就是一张普通的发黄的照片。

这些例子用客观价值论没办法解释,都是喝水视频,我们付出的劳动一样,价值却不一样;同样是照片,你觉得值钱,我觉得不值钱。但是主观价值论就可以解释:我喜欢,所以我愿意掏钱,所以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看来价值不同。

2

边际效用递减

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西方人到了20世纪才明白。

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产生了边际的概念。这才让经济学从哲学思辨,转变成了今天的科学。

边际就是“新增一个A”所带来的“B的新增量”。

例如,边际成本就是每多生产一个产品,需要付出的新增代价;边际收入就是每多卖一个产品,所带来的的新增收入;边际产量就是每增加一份投入,能带来多少产出;边际效用就是每多消耗一个产品,所带来的新增快感。

大家要明白,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你多吃一口馒头,所带来的新增加的快感,是减少的。

罗斯福是美国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总统。第四次当选后,有记者问他,连任四届总统感觉怎么样?罗斯福没有说话,而是请记者吃面包。

吃第一块,记者觉得这是莫大的荣幸,总统给的面包,觉得很好吃;罗斯福没停,又给了他一块,记者感觉平平;第三块时,记者已经有点吃不下了。罗斯福拿着第四块面包对记者说:“你把第四块面包吃下去,就知道我连任四届总统是什么感受了。”

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解释了边际效用递减。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知道该怎样分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了。

我们拿着钱去买面包,随着我吃得越来越多,我的新增幸福感在下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面包是要花钱买的。到某一个时刻,我多吃一个面包所带来的幸福感已经不值得我花这么多钱了,所以我就会停下来。其实这个时候你并没有吃饱,只是再花钱吃面包已经不值得了。

如果你的成绩已经有80分了,因为边际效用递减,你想要新增加10分,到达90分,你需要付出的努力是非常巨大的。这时候你就应该停下来,花点时间在其他的兴趣爱好上,这样来追求人生幸福感最大化。这就是儒家学派的中庸。

今天,你知道了,并不是钱越多越好,而是新增的钱等于我需要新投入的时间,这个状态最好。

相关文章

  • 儒家的中庸之道,西方人到了20世纪才明白

    如果我问你,钱是不是越多越好? 你可能在心里想:“钱当然是越多越好啊,你要是觉得钱太多不好,那把你的钱分我点,你好...

  • 2021-04-26 中道成佛

    佛陀守持中道,终究成佛。 佛家中道,不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也不是世人所说的折中调和,不偏不倚。 儒家的中庸之...

  • 中庸

    儒家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里面‍‍最核心的、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所以《中庸篇》里面讲到了:“尽精微而致广大,极高...

  • 做一个儒释道兼修的人

    儒释道三者精髓分别是: 1、儒家注重人格的修养,讲究“中庸之道”,儒家偏于入世,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 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中庸之道亦是处事之道,当然婆媳关系也适用于此道。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女人,媳妇...

  • 中庸之道(2)

    何谓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中庸为人生之大道,是与事业、生活乃至健康息息相关的根本道理。 要理解中庸之道,先...

  • Aristotle203(20161107)

    1、儒家经典如何读?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2、mean - 中庸之道 3、syllogim 三...

  • 被人监督和提醒,才能成为“君子”

    信奉儒家的人,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做个君子。而要想成为君子,就要把“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儒家认为,中庸之...

  • 关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智慧感悟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强调做事不极端,不讨论绝对的对与错 西方人的思维是两性思维,凡事都要追求对与错 在我...

  • 雄安新区风水大师天辛大师:平衡而走向和谐

    儒家中庸之道,即从《周易》概括而来。庸,意为经常;中,动态词,意为趋中。中庸之道,即言掌权者在决策时,应经常使社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的中庸之道,西方人到了20世纪才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yj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