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的第三次线下活动,与前两次相比,给我的感受有些不同,前两次学习的内容,在行动计划上会不自觉的假设一些应用场景,于是有了虚拟的落地过程,而这次,因为贴合度高的原因,启示变成了启动。
一、回顾:R/原文片段的片段。(《精进》P90页)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精益创业”中最关键的概念叫“最小化可行产品”,它是指可以用最少的资源、被最快的制作出来、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实验性产品。要做到以下三点: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克服“自我防卫”心理,乐于接受反面建议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克服“沉默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二、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人生也好,市场环境也好,都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顺其自然的剧情,更多的是,当我们有了一个想法,于是就去做了某件事儿,然后这件事儿让我们得到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可能会帮助我们实现下一个相类似的想法。这满足了学习过程有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称为领悟维度,第二个称为改造维度。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会干扰我们完成一次“精益创业”或“最小化可行产品”,第一个就是“过度准备”的惯性,为什么会过渡准备,大多数原因应该是想把一件事儿做到完美,或把一件事儿想清楚,再行动。于是增加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因素可能都会考虑进去,然而有完美的计划吗?现在想想,无论是一场活动还是一次演讲,最终再总结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给自己打100分的;第二个是“自我防卫”的心态,为什么会自我防卫,很多人的理由和想法肯定不太一样,从个人经验角度来讲,我觉得是因为我付出了,我努力了,我做了,我想明白了,你再说那是你的想法,你不了解我的情况等等,其实是一种心理表现,那一刻在意的是感受,而非结果;第三个是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什么是沉默成本,如果是垃圾,我想估计很少会有人犹豫,结合当天断舍离的片段,就是那些想丢弃还舍不得的鸡肋,因为用了时间、动了脑子、已经开始了等等,于是再作出选择的时候习惯性的就把这些成本加进去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16年在深圳和几个合伙人做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内容大概涉及到社交、电商、新媒体、服务等等,但凡是市面上流行的互联网公司业务,多多少少都会涉足一点,为了把这个计划最到最好,更像是一个完成的生态系统呈现给投资人的时候,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去讨论、假设、勾勒产品的整个结构。过度准备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理想的结果,而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我们开始给别人演说、找到投资机构路演,自我防卫的心理就出来了。不愿意接受反面的建议,也不愿意为此而做出任何改变。在产品迭代的过程当中,不愿意去砍掉毫无作为的模块,总相信这些“沉没成本”再未来会发生奇迹。
A2/以后我该怎样应用
上周学习后的收获
要做高效率的产品迭代,不能过度追求迭代的速度,也不能过度追求完美的产品,先做到1-80,慢慢打磨优化80-100;要模块化的定义工作任务,拆成若干可迭代的“最小化可行产品”;要可控试错成本,缩短验证周期。
回到深圳做了几件事的改变(概括)
1、把产品拆成模块化,让模块块成为“最小化可行产品”;
2、拆一个做一个,贴合用户心理和市场规律;
3、与用户聊、与投资人聊、与团队成员聊,接受建议并慎重地审视后,优化每一个产品模块;
4、重构产品结构,摒弃“沉没成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