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599:拓跋宏身上的这种弱点,我们可能也有。

《资治通鉴》599:拓跋宏身上的这种弱点,我们可能也有。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4-01-17 16:31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1 废太子元恂以谋逆之罪被赐死

2 南齐入侵北魏楚王戍,傅永抗齐大胜,受封赏

【原文】

是时,代乡旧族,多与泰等连谋,唯于烈无所染涉,帝由是益重之。帝以北方酋长及侍子畏暑,听秋朝洛阳,春还部落,时人谓之“雁臣”。

三月己酉,魏主南至离石。叛胡请降,诏宥之。

夏四月庚申,至龙门,遣使祀夏禹。癸亥,至蒲坂,祀虞舜。辛未,至长安。

魏太子恂既废,颇自悔过。御史中尉李彪密表恂复与左右谋逆,魏主使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阳,赐恂死,敛以粗棺、常服,瘗于河阳。

癸未,魏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卒于彭城,葬以殊礼。

五月己丑,魏主东还,泛渭入河。壬辰,遣使祀周文王于丰,武王于镐。六月庚申,还洛阳。

壬戌,魏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二十万,将入寇。

魏穆泰之反也,中书监魏郡公穆罴与之通谋,赦后事发,削官爵为民。罴弟司空亮以府事付司马慕容契,上表自劾,魏主优诏不许;亮固请不已,癸亥,听亮逊位。

丁卯,魏分六师以定行留。

秋七月,魏立昭仪冯氏为皇后。后欲母养太子恪;恪母高氏自代如洛阳,暴卒于共县。

戊辰,魏以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八月丙辰,魏诏中外戒严。

壬戌,魏立皇子愉为京兆王,怿为清河王,怀为广平王。

追尊景皇所生王氏为恭太后。

甲戌,魏讲武于华林园;庚辰,军发洛阳。使吏部尚书任城王澄居守;以御史中丞李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参治留台事。

假彭城王勰中军大将军,勰辞曰:“亲疏并用,古之道也。臣独何人。频烦宠授!昔陈思求而不允,愚臣不请而得,何否泰之相远也!”

魏主大笑,执勰手曰:“二曹以才名相忌,吾与汝以道德相亲。”

上遣军主、直閤将军胡松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戍赭阳,军主鲍举助西汝南、北义阳二郡太守黄瑶起戍舞阴。

魏以氐帅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灵珍举州来降,送其母及子于南郑以为质,遣其弟婆罗阿卜珍将步骑万余袭魏武兴王杨集始,杀其二弟集同、集众;集始窘急,请降。

九月丁酉,魏主以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将兵数万讨之。

初,魏迁洛阳,荆州刺史薛真度劝魏主先取樊、邓。真度引兵寇南阳,太守房伯玉击败之。魏主怒,以南阳小郡,志必灭之,遂引兵向襄阳;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唇沸地。辛丑,魏主留诸将攻赭阳,自引兵南下;癸卯,至宛,夜袭其郛,克之。房伯玉婴内城拒守。

魏主遣中书舍人孙延景谓伯玉曰:“我今荡一六合,非如向时冬来春去。不有所克,终不还北。卿此城当我六龙之首,无容不先攻取;远期一年,近止一月。封侯、枭首,事在俯仰,宜善图之!且卿有三罪,今令卿知:卿先事武帝,蒙殊常之宠,不能建忠致命而尽节于其仇,罪一也;顷年薛真度来,卿伤我偏师,罪二也;今鸾辂亲临,不面缚麾下,罪三也。”

伯玉遣军副乐稚柔对曰:“承欲攻围,期于必克。卑微常人,得抗大威,真可谓获其死所!外臣蒙武帝采拔,岂敢忘恩!但嗣君失德,主上光绍大宗,非哺副亿兆之深望,抑亦兼武皇之遗赦;是以区区尽节,不敢失坠。往者北师深入,寇扰边民,辄厉将士以修职业。反己而言,不应垂责。”

宛城东南隅沟上有桥,魏主引兵过之。伯玉使勇士数人,衣斑衣,戴虎头帽,伏于窦下,突出击之,魏主人马俱惊;召善射者原灵度射之,应弦而毙,乃得免。

李崇槎山分道,出氐不意,表里袭之;群氐皆弃杨灵珍散归。灵珍之从减太半,崇进据赤土。灵珍遣从弟建屯龙门,自帅精勇一万屯鹫峡;

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鹫峡之口,聚礌石,临崖下之,以拒魏兵。崇命统军慕容拒帅众五千从他路入,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鹫峡,灵珍连战败走;俘其妻子,遂克武兴。

梁州刺史阴广宗、参军郑猷等将兵救灵珍;崇进击,大破之,斩杨婆罗阿卜珍,生擒猷等;灵珍奔还汉中。

魏主闻之,喜曰:“使朕无西顾之忧者,李崇也。”以崇为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以安集其地。

丁未,魏主发南阳,留太尉咸阳王禧等攻之。己酉,魏主至新野,新野太守刘思忌拒守。冬十月丁巳,魏军攻之,不克,筑长围守之,遣人谓城中曰:“房伯玉已降,汝何为独取糜碎!”

思忌遣人对曰:“城中兵食犹多,未暇从汝小虏语也!”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将别军屯赭阳,成公期遣胡松引蛮兵攻其营,显宗力战破之,斩其裨将高法援。

显宗至新野,魏主谓曰:“卿破贼斩将,殊益军势。朕方攻坚城,何为不作露布?”对曰:“顷闻镇南将军王肃获贼二、三人,驴马数匹,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常哂之。近虽仰凭威灵,得摧丑虏,兵寡力弱,擒斩不多。脱复高曳长缣,虚张功烈,尤而效之,其罪弥大。臣所以不敢为之,解上而已。”魏主益贤之。

上诏徐州刺史裴叔业引兵救雍州。叔业启称:“北人不乐远行,唯乐钞掠。若侵虏境,则司、雍之寇自然分矣。”上从之。叔业引兵攻虹城,获男女四千余人。

甲戌,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救雍州。十一月甲午,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将降于魏。丁酉,魏败齐兵于沔北,将军王伏保等为魏所获。

丙辰,以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武都王。

新野人张帅万余家据栅拒魏。十二月庚申,魏人攻拔之。雍州刺史曹虎与房伯玉不协,故缓救之,顿军樊城。

丁丑,诏遣度支尚书崔慧景救雍州,假慧景节,帅众二万、骑千匹向襄阳,雍州众军并受节度。

庚午,魏主南临沔水;戊寅,还新野。

将军王昙纷以万余人攻魏南青州黄郭戍,魏戍主崔僧渊破之,举军皆没。

将军鲁康祚、赵公政将兵万人侵魏太仓口,魏豫州刺史王肃使长史清河傅永将甲士三千击之。康祚等军于淮南,永军于淮北,相去十余里。

永曰:“南人好夜斫营,必于渡淮之所置火以记浅。”

乃夜分兵为二部,伏于营外;又以瓠贮火,密使人过淮南岸,于深处置之,戒曰:“见火起,则亦然之。”

是夜,康祚等果引兵斫永营;伏兵夹击之。康祚等走趣淮水,火既竞起,不知所从,溺死及斩首数千级,生擒公政,获康祚之尸以归。豫州刺史裴叔业侵魏楚王戍,肃复令永击之。永将心腹一人驰诣楚王戍,令填外堑,夜伏战士千人于城外。晓而叔业等至城东,部分将置长围。永伏兵击其后军,破之。

叔业留将佐守营,自将精兵数千救之。永登门楼,望叔业南行数里,则开门奋击,大破之,获叔业伞扇、鼓幕、甲仗万余。叔业进退失据,遂走。左右欲追之,永曰:“吾弱卒不满三千,彼精甲犹盛,非力屈而败,自堕吾计中耳。既不测我之虚实,足使丧胆。俘此足矣,何更追之!”

魏主遣谒者就拜永安远将军、汝南太守,封贝丘县男。永有勇力,好学能文。魏主常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版,唯傅修期耳!”

曲江公遥欣好武事,上以诸子尚幼,内亲则仗遥欣兄弟,外亲则倚后弟西中郎长史彭城刘暄、内弟太子詹事江祏。故以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居中用事;遥欣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据西面。而遥欣在江陵,多招材勇,厚自封殖,上甚恶之。

遥欣侮南郡太守刘季连,季连密表遥欣有异迹;上乃以季连为益州刺史,使据遥欣上流以制之。季连,思考之子也。

是岁,高昌王马儒遣司马王体玄入贡于魏,请兵迎接,求举国内徙;魏主遣明威将军韩安保迎之,割伊吾之地五百里以居儒众。儒遣左长史顾礼、右长史金城麹嘉将步骑一千五百迎安保,而安保不至;礼、嘉还高昌,安保亦还伊吾。安保遣其属朝兴安等使高昌,儒复遣顾礼将世子义舒迎安保,至白棘城,去高昌百六十里。高昌旧人恋土,不愿东迁,相与杀儒,立麹嘉为王,复臣于柔然。安保独与顾礼、马义舒还洛阳。

【原文华译】

1 当时,代地的鲜卑家族,多与穆泰等连谋,唯独于烈一族,一点儿都没有沾染,元宏于是更加敬重他。元宏因为北方酋长及派到他们皇宫当人质的儿子们畏惧南方暑热,允许他们在秋天到洛阳朝见,第二年春天回自己部落,时人称之为“雁臣”。

2 三月二十二日,北魏主元宏从平城南下,抵达离石。叛变的吐京胡人请降,元宏下诏允许,宽恕了他们。

夏,四月四日,元宏抵达龙门,遣使祭祀夏禹。四月七日,抵达蒲阪,祭祀虞舜。四月十五日,抵达长安。

3 北魏太子元恂被废之后,自己颇为悔过。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说元恂又与左右谋逆,北魏主派中书侍郎邢蛮与咸阳王元禧,带着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赐元恂死,用粗糙的棺木装殓,元恂就穿着平常衣服,葬于河阳。

4 四月二十七日,北魏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在彭城去世,追加九锡,以特殊优厚的礼仪安葬。

5 五月三日,北魏主元宏从长安东下回京,乘船由渭河进入黄河。五月六日,遣使到丰祭祀周文王,到镐祭祀周武王。六月五日,回到洛阳。

6 六月七日,北魏征发冀州、定州、瀛州、相州、济州五州兵马二十万,准备入侵南齐。

7 北魏穆泰谋反时,中书监、魏郡公穆罴与他通谋,大赦之后,事情才被发觉,削官爵为民。穆罴的弟弟、司空穆亮将公事交给司马慕容契,上表弹劾自己,北魏主元宏优诏不许。穆亮坚持请求不已,六月八日,元宏批准穆亮辞职。

8 六月十二日,北魏将新动员的部队分为六个军团,来确定前进或停留。

9 秋,七月,北魏立昭仪冯氏(冯润)为皇后。皇后想要亲自抚养太子元恪;元恪的生母高氏从代都前往洛阳,暴卒于共县。

【胡三省注】

冯昭仪既诬陷废黜了她的妹妹,又潜杀太子的生母,她的心肠真是毒如蛇蝎了。以魏主之明,竟然让她为正位皇后,自己能不死于她之手,已经是万幸!

10 七月戊辰日(本月无此日),北魏任命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11 八月一日,北魏下诏,全国戒严(准备发动战争)。

12 八月七日,北魏立皇子元愉为京兆王,元怿为清河王,元怀为广平王。

13 南齐皇帝萧鸾追尊生父、景皇萧道生的生母王氏为恭太后。

14 八月十九日,北魏主元宏在华林园阅兵;八月二十五日,大军从洛阳出师。命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居守;以御史中丞李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参与留守政府事务。

任命彭城王元勰为中军大将军,元勰推辞,说:“亲疏并用,这是古人之道。臣是何人?频频受到宠信和任用!当年曹植屡次要求担当大任,都得不到允许;而愚臣不请而得,命运的坎坷和通达,也相差太远了!”

元宏大笑,拉着元勰的手说:“二曹以才名相忌,我与你以道德相亲。”

15 南齐皇帝萧鸾派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协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戍卫赭阳,军主鲍举协助西汝南、北义阳二郡太守黄瑶起戍卫舞阴。

16 北魏任命氐帅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杨灵珍举州投降南齐,送他的母亲及儿子到南郑作人质,又派他的弟弟杨婆罗阿卜珍率步骑兵一万余人,袭击北魏武兴王杨集始,杀了杨集始的两个弟弟杨集同、杨集众。杨集始窘急,向南齐请降。

九月十三日,北魏主任命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将兵数万讨伐杨灵珍。

17 当初,北魏迁都洛阳,荆州刺史薛真度劝北魏主元宏先取樊城、邓县。薛真度引兵入寇南阳,被南阳太守房伯玉击败。北魏主元宏怒,认为南阳一个小郡,志在必灭,于是引兵向襄阳;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部众号称百万,吹哨的声音,都让大地沸腾。

九月十七日,元宏留诸将攻打赭阳,自己引兵南下;九月十九日,抵达宛城,乘夜突袭,攻克其外城。房伯玉退进内城拒守。

元宏派中书舍人孙延景对房伯玉说:“我这次是要统一天下,不比从前,冬天来春天回。如果不能攻克,就不会回去。你这座城,挡住我天子龙头,不能不先攻取;慢则一年,快则一月。是封侯还是枭首,都由你自己选择,你应该仔细考虑!况且,你有三条大罪,先告诉你知道:你先事奉武帝(萧赜),得到特殊的宠信,但不能向他效忠,而尽节于他的仇敌,这是第一条罪;去年薛真度来,你伤害我一部分军队,这是第二条罪;如今天子亲临,你不反捆双手到麾下投降,这是第三条罪。”

房伯玉派军副乐稚柔回答说:“承蒙你们围攻,立志必克。我们这些卑微常人,得以抵抗大威,真可谓死得其所!我深蒙武帝采拔,岂敢忘恩?只是嗣君(萧昭业)失德,主上(萧鸾)光绍大宗,不仅符合亿兆人民的期望,也是遵守武皇之遗命;所以我尽节效忠,不敢有失。至于去年北师深入,寇扰边民,我不过是率厉将士,尽我们的本职工作。我反省我所做的,不应受到什么责备。”

宛城东南隅沟上有桥,元宏引兵从桥上经过。房伯玉派勇士数人,穿着虎斑衣,戴着虎头帽,埋伏于桥下,发动突击,元宏人马俱惊。召神箭手原灵度射击,刺客应弦而毙,才得以逃生。

18 李崇凿山砍木而进,出其不意,内外夹击杨灵珍,群氐都抛弃杨灵珍散逃。杨灵珍的部众减少了三分之二,李崇进兵占领赤土。杨灵珍派堂弟杨建率五千人屯守龙门,自己率精勇一万人屯驻鹫峡;在龙门之北数十里中,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又在鹫峡峡口山崖之上,堆积大木、礌石,准备投掷,挡拒北魏兵。

李崇命统军慕容拒率众五千人,从另一条路夜袭龙门,击破。李崇亲自攻打鹫峡,杨灵珍连战败走。李崇俘虏了他的妻子儿女,于是攻克了武兴。

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参军郑猷等将兵救援杨灵珍。李崇进击,大破南齐军,斩杨婆罗阿卜珍,生擒郑猷等。杨灵珍奔还汉中。

北魏主元宏听闻,喜悦地说:“让朕没有西顾之忧的,是李崇啊!”任命李崇为都督梁州、秦州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安抚人民。

19 九月二十三日,北魏主元宏从南阳出发,留太尉、咸阳王元禧等继续围攻。

九月二十五日,元宏抵达新野,新野太守刘思忌拒守。

冬,十月三日,北魏军攻城,不克,筑长墙包围,派人对城中说:“房伯玉已降,你们为什么要独取粉身碎骨?”

刘思忌派人回答说:“城中兵和粮食都还有很多,没工夫跟你们这些小贼说话!”

北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另率一支部队屯驻赭阳,南齐北襄城郡太守成公期派胡松引蛮兵攻打他的军营,韩显宗力战,击破南齐军,斩其裨将高法援。

韩显宗到了新野,元宏对他说:“卿破贼斩将,对我军声势有很大帮助。朕正在攻打坚城,需要做宣传,你为什么不发布公开捷报?”

韩显宗回答说:“我听说镇南将军王肃抓获贼军二三人,驴马数匹,都发布公开捷报;臣在东观(皇家档案馆)时,私底下认为他不知羞耻。近来虽然仰凭陛下威灵,得以摧杀丑虏,但兵寡力弱,擒斩不多。如果用竹竿高举布帛,虚张功烈,那是效仿我自己所批评的行为,罪加一等。所以臣不敢这么做,只是向陛下报告就是了。”元宏更加觉得他贤德。

南齐皇帝萧鸾下诏,命徐州刺史裴叔业引兵救援雍州。裴叔业启奏称:“北人不愿意远行,只是喜欢抢掠。如果我们入侵他们的国境,则司州、雍州的敌军自然就分兵了。”萧鸾听从。裴叔业引兵攻打北魏虹城,俘虏男女四千余人。

十月二十日,萧鸾派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救援雍州。

十一月十一日,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位将领投降北魏。

十一月四日,北魏于沔北击败南齐兵,将军王伏保等被北魏俘虏。

20 十一月丙辰日(本月无此日),南齐任命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武都王。

21 新野人张䐗率一万余家,构筑栅栏防御工事,抵抗北魏入侵。十二月,北魏人攻拔张䐗大营。

雍州刺史曹虎与房伯玉不和,故意拖延救援,停军于樊城,不肯前进。

十二月二十四日,南齐皇帝萧鸾下诏,派度支尚书崔慧景救援雍州,授予崔慧景符节。崔慧景率步兵二万人、骑兵一千人,向襄阳进发,雍州众军都受他节度。

十二月十七日,北魏主元宏抵达沔水北岸;二十五日,返回新野。

南齐将军王昙纷率一万余人攻打北魏南青州黄郭戍,被北魏戍主崔僧渊击破,全军覆没。

南齐将军鲁康祚、赵公政将兵一万人入侵北魏太仓口,北魏豫州刺史王肃派长史、清河人傅永率甲士三千人迎击。鲁康祚等军在淮河南岸,傅永军在北岸,相距十余里。

傅永说:“南方人喜欢夜里偷袭敌营,必定会在渡河之处设置火把,以标记水浅的地方。”

于是夜里分兵为二部,埋伏于营外;又以葫芦储放燃料,密使人过淮河南岸,放置在水深处,吩咐说:“见到敌军火起,也把我们的火点燃。”

当夜,鲁康祚等果然引兵偷袭傅永大营;傅永伏兵夹击。鲁康祚等撤退到淮河岸边,南岸到处都是火把,不知道该从哪里渡河,溺死及被斩首者数以千计,北魏军生擒赵公政,并找到鲁康祚的尸体,得胜而回。

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入侵北魏楚王戍,王肃再命傅永迎击。傅永带了一个心腹,快马飞驰到楚王戍,下令填平护城壕沟,夜里埋伏战士一千人于城外。拂晓时分,裴叔业等抵达城东,部署阵地,准备筑长墙围城。傅永伏兵攻击其后军,击破。

裴叔业留将佐守营,自己率精兵数千前往救援。傅永登上门楼,望见裴叔业南行数里,则开门奋击,大破南齐军,缴获裴叔业伞、扇、鼓、帐幕、盔甲、武器等一万余件。裴叔业进退失据,于是退走。

左右想要追击,傅永说:“我军弱卒不满三千,而敌军武器精良,兵力仍然强盛,并非力屈而败,只是中了我们的计而已。他不了解我军虚实,所以丧胆撤退。我们的收获已经够多了,何必再追!”

北魏主元宏派谒者前来,就地拜傅永为安远将军、汝南太守,封贝丘县男。傅永有勇力,又好学能文。元宏常感叹说:“上马能击贼,下马写捷报,唯有傅将军啊!”

22 南齐曲江公萧遥欣喜好武事,皇帝萧鸾因为自己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内亲则依仗萧遥欣兄弟,外亲则倚靠皇后的弟弟、西中郎长史、彭城人刘暄和表弟、太子詹事江祏。所以,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位居中枢,掌权用事;萧遥欣为都督荆州、雍州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据西面。

但是,萧遥欣在江陵,多招才勇之士,培植自己的势力,萧鸾对此非常厌恶。萧遥欣侮辱南郡太守刘季连,刘季连秘密上表,举报说萧遥欣有图谋不轨的迹象,萧鸾于是任命刘季连为益州刺史,让他位居萧遥欣的上游,以牵制萧遥欣。刘季连,是刘思考之子。

23 本年,高昌王马儒派司马王体玄入贡于北魏,请派兵迎接,求举国迁到内地居住。北魏主元宏派明威将军韩安保前往迎接,在伊吾划出土地五百里以安置马儒部众。马儒派左长史顾礼,右长史、金城人麹嘉率步骑兵一千五百迎接韩安保,但是韩安保却没有来。顾礼、麹嘉返还高昌,韩安保到了约定地点,没看见高昌人,也返还伊吾。韩安保派部属朝兴安等出使高昌,马儒再派顾礼带着世子马义舒前往迎接韩安保,走到白棘城,离高昌一百六十里。高昌旧人眷恋故土,不愿东迁,联合杀死马儒,立麹喜为王,再次臣服于柔然。韩安保独自与顾礼、马义舒回洛阳。


【学以致用】

01,“魏立昭仪冯氏为皇后。后欲母养太子恪;恪母高氏自代如洛阳,暴卒于共县。”

每个人的性格当中都会存在一个很難跨越的“弱点”,这个弱点是由特殊环境造成的

拓跋宏对冯氏的纵容,甚至对于她养男宠这事,也只是杀了男宠而已,这根本的原因在于,拓跋宏对于冯太后的感情,从而延伸到冯太后相关的人和事身上

反过来看,拓跋宏在古代帝王当中,算是一个很英明的领导者了,但對待冯氏这种事情时候,就体现了他身上的这种致命弱点。

这种现象很奇怪

在子女比较多的家庭当中,那个在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或者骂的小孩,在父母老了的时候,却表现的比其他兄弟姐妹更有孝心(嘴巴上可能说恨的很,但行为上很有孝心)

这或许叫一物降一物,小时候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被降住了,以后在处理某些事情的时候,潜意识会被这个干扰。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特殊的弱点,我也有,并且我发现自己是改不掉的,只能按照克己功夫,尽量在应对同样问题的时候,保持冷静,把损失降到最低。

02,兄弟和睦的关键字:让

假彭城王勰中军大将军,勰辞曰:“亲疏并用,古之道也。臣独何人。频烦宠授!昔陈思求而不允,愚臣不请而得,何否泰之相远也!”

魏主大笑,执勰手曰:“二曹以才名相忌,吾与汝以道德相亲。”

兄弟,姐妹,妯娌,家庭,家族等,和睦的背后就是“让”字

让的表现,就是 不争。

曹丕和曹植兄弟,是相争,曹植想赢过曹丕,曹丕自然猜忌曹植。

元勰的不争,不要,就是元宏所讲的道和德,所以兄弟相亲。

相关文章

  • 拓跋宏

    拓跋宏,众所周知是一位北魏时期的皇帝,他生平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将社会“汉化”了,所谓“汉化”,意思就是说将当时的...

  • 拓跋宏

    拓跋弘的母亲因为当时的一个制度所以被杀死了,而他的父亲也被冯太后用毒给毒死。所以他当时是由冯太后养的。虽说他名义上...

  • 拓跋宏

    他是北魏的第六位皇帝,称为孝文帝。他在位是进行改革,学习汉文化,改鲜卑姓为汉姓。他是一位年轻的皇帝,五岁继位,到了...

  • 今日读书:华杉《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6》

    从《资治通鉴》能学到管理学。比如北魏之主拓跋宏励精图治,对官员九年一考核的机制不满,于是下诏改为三年一考。 这样做...

  • 入主中原的鲜卑人_北魏孝文帝(二)幼年登基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

  • 冯太后与孝庄太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都辅佐了子孙两代人,那

    冯太后是中国古代北魏时期的女政治家。她曾经辅佐了年幼的儿子拓跋弘,还有自己的孙子拓跋宏,拓跋宏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

  • 拓跋宏的独白

    外头的日头很高,照的这些个白物事愈发的晃眼,我站在这白茫茫一片中,只觉得有些不真实。身边,臣工们宫人们一排排整齐的...

  • 冯妙莲——一个给皇帝戴绿帽的女人

    冯妙莲是谁?她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任皇后。这个魏孝文帝拓跋宏,又叫做元宏。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 冯太后:女人的狠都是逼出来的

    冯太后,关注历史不多的人,知道她的很少。 冯太后是北魏人,拓跋弘的养母,也是拓跋宏的奶奶。 拓跋弘14岁时,有了儿...

  • 实现民族大融合的一代伟人拓跋宏(中)

    01 立子杀母 拓跋宏出生于公元467年10月13日,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弘和宏,这父子俩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599:拓跋宏身上的这种弱点,我们可能也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bl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