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

作者: 晚晚风微凉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9:24 被阅读61次

他是北魏的第六位皇帝,称为孝文帝。他在位是进行改革,学习汉文化,改鲜卑姓为汉姓。他是一位年轻的皇帝,五岁继位,到了亲政后就迁都洛阳。他的改革促进了各个民族的融合,同时他的改革不仅改善了多个民族的关系,就连自己的国家也是鼎盛至极。那么那么多年的北魏,为什么到了他手里就开始学习汉文化,为何一个鲜卑族的皇帝会支持汉文化呢?

一是从国家的长远角度看。北魏建立后,开始由以前的游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可以说又是前进了一步。在北魏统一北方后,众多的汉朝臣子纷纷服从于北魏,然而少数民族肯定与汉族存在文化以及各方面的差异。要想真正的做到统一北方,只能实行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以前落后的生产方式。

二是自身原因。拓跋宏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他从小就是有祖母冯太后养大,而冯太后确实一位汉人。可以说他从小就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认为儒家经典有助于管理国家,所以也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他更倾向于了解汉文化,学习汉文化,从根本上将汉文化运用到实际中,看看能不能解决自己国家存在的落后的问题。

三是民族歧视与压迫下的民族问题。可以想象一个鲜卑族统治汉朝有多难。肯定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出现民族争端。所以他的改革可以说是迫于环境所逼,因为北魏的统治下民族压迫问题愈演愈烈,矛盾不断增加,所以为了缓和矛盾,巩固政治,只能选择改革。

他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改革可说是百利而无一害。就以上几点迫于实际,孝文帝在冯太后的帮助下选择了改革。公元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从平城迁都洛阳;这是他改革的第一步,后来将鲜卑姓氏为汉姓,就比如说他自己将拓拔的改为“元”姓。通过改变姓氏达到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的问题。除此之外,这位皇帝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可以说这一举措大大的促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同时,他还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可以明确的说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拓跋宏

    拓跋宏,众所周知是一位北魏时期的皇帝,他生平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将社会“汉化”了,所谓“汉化”,意思就是说将当时的...

  • 拓跋宏

    拓跋弘的母亲因为当时的一个制度所以被杀死了,而他的父亲也被冯太后用毒给毒死。所以他当时是由冯太后养的。虽说他名义上...

  • 拓跋宏

    他是北魏的第六位皇帝,称为孝文帝。他在位是进行改革,学习汉文化,改鲜卑姓为汉姓。他是一位年轻的皇帝,五岁继位,到了...

  • 入主中原的鲜卑人_北魏孝文帝(二)幼年登基

    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

  • 冯太后与孝庄太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都辅佐了子孙两代人,那

    冯太后是中国古代北魏时期的女政治家。她曾经辅佐了年幼的儿子拓跋弘,还有自己的孙子拓跋宏,拓跋宏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

  • 拓跋宏的独白

    外头的日头很高,照的这些个白物事愈发的晃眼,我站在这白茫茫一片中,只觉得有些不真实。身边,臣工们宫人们一排排整齐的...

  • 冯妙莲——一个给皇帝戴绿帽的女人

    冯妙莲是谁?她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任皇后。这个魏孝文帝拓跋宏,又叫做元宏。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 冯太后:女人的狠都是逼出来的

    冯太后,关注历史不多的人,知道她的很少。 冯太后是北魏人,拓跋弘的养母,也是拓跋宏的奶奶。 拓跋弘14岁时,有了儿...

  • 实现民族大融合的一代伟人拓跋宏(中)

    01 立子杀母 拓跋宏出生于公元467年10月13日,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弘和宏,这父子俩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

  • 华杉版资治通鉴【1125】士大夫垄断。2021-03-05

    14、 秋,七月二十五日,北魏主拓跋宏前往灵泉池。 15、 北魏主拓跋宏让群臣讨论“与齐国断绝往来已经很久,如今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拓跋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yz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