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歌会》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活动,今天室友给我推荐了一下,就想到要多丰富丰富自己的课余活动,就约好跟室友一起去领票,但无奈活动过于火爆,票数有限制,由于我们下课太晚,我们赶到时人已经远超了300,现场刚好有一个我们都认识的同学在300名之前,于是我们顶着后面几百名同学的目光插队了,场地志愿者很友善的提醒我不能插队,但还是厚着脸皮插进去,在等待领票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心虚的,害怕当众被志愿者赶出去的尴尬,可能是中国人特有的“面子”意识,志愿者也不好意思把我这么个小姑娘拎出去,最后我顺利的拿到了票。
我一直以来都自诩自己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从前我说我不会因为没时间准备考试而作弊,而且我也说我不在乎别人作弊的好成绩,后来我有时间认真准备考试,结果却因为自己的惰性,也开始了人生第一次作弊——我曾经真的很不耻的事情,就像今天,我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我明明知道这对后面在冬日的寒风中等待两个小时的可能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插队的人就能领到票的人来说很不公平,我也很不耻自己这样的行为,曾经的我也写作文痛批这种现象。
室友说,成长的过程就是越来越“不要脸”的过程,当然我觉得她说的“不要脸”可能是好的一面,要敢于表现自己,不要害怕丢脸,我不知道我的这种不要脸到底是不是一种“成长”,古语曾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虽不是君子,但坚守内心的底线大概还是要的。
有时候,在中国这个社会,有时候人情关系可能远远大于实力,而且这可能真的根植于很多人心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观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爸是李刚”的现象一定还是存在的,尽管可能少了很多,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多的大国来说,少又能少多少,有人走捷径,就会有人不满意,捷径虽不能根除,但还是希望多一些康庄大道。
如果说成长就是打破原则,变得圆滑,那我希望永远都不要长大,希望下一次的自己可以坚守底线,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少一些自怨自艾,多一些实际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