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读书齐帆齐《想法》文章
《中国文学史》概论——上古期

《中国文学史》概论——上古期

作者: 绿叶垂芳 | 来源:发表于2023-12-18 18:24 被阅读0次

绿叶青山香满路,垂芳玉桂才情疏                【日更1352天】

教书这么多年,总感觉自己的文学知识还是支离破碎,所以,重新捧起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历史,虔诚仰望历朝历代的文人先贤。让智慧的光,把当下的生活照亮…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比作一条河,我们从下游向上追溯,它的源头是一片灰茫的云天,我们找不到一个起源的标志,可是从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开始,这条长河的轮廓就逐渐明朗起来了。

期间有高潮有低潮,但始终没有中断过,如果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相比,如果论文学传统的连续不断,那么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无法和我们相比。

河流有上中下游,中国文学史呢,也可以分成上中下游,这就是上古期、中古期和近古期。

上古期包括先秦和秦汉。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有楚辞骈文,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这个时期也已经出现,就连戏曲的因素在《九歌》中也有了萌芽。

这时候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那个时候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是文字传播的主要媒介,直到宋代出现了市民文学,才使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期的第2段,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首先它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事,聚集到皇帝或诸侯王的周围形成了很多作家群体,他们或歌功颂德或讽喻进谏。

汉代的文学以大为美,讲究的是铺张扬厉。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相适应,在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风格。汉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到汉代已经僵化,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

汉代乐府民歌呢,却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久不衰的五七言诗。

此外,汉人对先秦典籍及文学作品的整理与编辑成书,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2023年度12月月度营,计876字,共计876字。

相关文章

  • 论《论语.里仁》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分为三古,具体分为上古期、中古近古期;二先秦文学就在上古期。 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与这个时...

  •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并肩,共创中国文学新高峰

    中国文学史,承载着五千年的历史,它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历史斑驳,已经无从考究上古时期,谁是打开中国文学史第一页...

  • 【读书笔记】神话就一个小屁孩

    神话就一个小屁孩 ——读《中国文学史》“上古神话故事”有感 喻祥 人类进化的过程,和人的成长过程相似的。 上古的先...

  • 百日阅读第九期书单

    《中国文学史1》 《中国文学史2》 《中国文学史3》 《中国文学史4》 《四世同堂2》 《清明上河图2》 《清明上...

  • 【读书笔记】还原历史原貌

    读书笔记:还原历史原貌 ——读《中国文学史》“上古神话故事”节有感 喻祥 还原历史原貌,是我们阅读历史资料一个有趣...

  • 【读书笔记】神话与科技

    神话与科技 ——读《中国文学史》“上古神话故事”有感 喻祥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的统称。科学,主要适合未未知领...

  • 假期学习计划

    假期学习总目标: 专业课一(七月―八月中旬): 中国文学史还剩下约1000页 现当代文学约1000页 文学概论已看...

  • 一个人的话

    做为一名学生,记性不好而却学了文学,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具有挑战力的事情。学习的中国文学史,从上古到当代,总会觉得自己...

  • 我不是快要考试了吗?——2015.12.22

    校历已经走到了第十六周,一个学期的课也要结束了。除了要集中考试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经济法概论,其余科目都要在本周进行...

  • 《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中国文学的源头(上古神话)

    文/浅兔耳 读《中国文学史》上古神话部分时,脑海里会浮现很多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封神演义、精卫填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概论——上古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ia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