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盼望着,盼望着,秋风来了,中秋的脚步近了。
大街上,小路边,人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意。
秋风,凉丝丝的,亲吻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傍晚时分,市场上格外热闹,应季的水果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红彤彤的苹果、水嫩嫩的葡萄、甘甜的油柑、丰润的柚子……熟透了的芋头随处可见,“中秋节”就要来了。
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它寄寓着我们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这一天,许多在外谋生的人们会回家陪父母妻儿拜月、赏月。
甲子这个小镇一直有祭月和拜月的习俗。中秋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八月十五晚上,我们一家人早早吃了团圆饭,母亲把门口的地面洗得干干净净,摆上一张大圆桌,设了一个大香案,桌上放满了拜月的祭品,月饼啦、芋头啦、扇糕啦、柚子呀、还有苹果、葡萄、油柑、香蕉等新鲜水果。拜月的芋头是有讲究的,形状必须是圆圆的,看上去就像一轮圆月,母亲刀工很棒,总能切得恰到好处。
每逢中秋节,母亲都会买一瓶面霜来拜月,小时侯的我很是不解,面霜不是食品,不能吃,怎么可以当祭品?母亲说拜过月亮的面霜,具有很神奇的美颜功效,长期涂这面霜的人脸蛋会像天上嫦娥的脸那般红润光滑。也许这只是女子们的美好愿望罢了,但每年中秋节我还是会向月亮献上我的面霜。你说,这世上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面容姣好呢?
拜月也是有讲究的,月亮没有升起来不能拜;月色暗淡不能拜,定要等到月又大又亮时才能开始祭拜。这时,一家主妇先进香,祈祷月娘保佑全家平安喜乐,孩子们依长幼顺序祭拜,等最小的孩子拜过,孩子们就可以提着喜爱的灯笼出去游玩了。
以前,灯笼大多是家里大人亲手制作的,做成各种样式,最常见的是五角灯笼和八角灯笼,他们先用竹签制作一个模型,再给模型糊上绘着美丽图案的纸,在纸上染上艳丽的色彩,最后在灯笼中设置一个可以放小蜡烛的卡口。中秋节那天,孩子们特别高兴,提着灯笼到处炫耀自家大人的精湛手艺。
现在,街上有卖很多新式的灯笼,都工厂制作的,用小电池启动灯笼,还能飘出悦耳动听的曲子。虽然新式灯笼耐用方便,但我依然喜欢手工制作的灯笼,喜欢那份为孩子们制作灯笼的心意。
调皮些的孩子这一天还会自己做小沙包,专门恶作剧砸坏其他孩子的灯笼,特别是好看的灯笼。他们找来小袋子,用沙子装满绑牢,装沙子的袋子不宜过大,那样砸出去的沙包容易伤到人。在中秋节,即使灯笼被砸坏了,孩子们也不会闹情绪,一场沙包大混战会让他们很快忘却了心中不快。孩子们的笑声飘荡在空中,天上的月亮看着万家灯火也笑了。
拜月活动结束后,最开心的就是吃月饼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让人嘴馋。有水果馅的、有蛋黄馅的、有果仁馅的……我最喜欢哈蜜瓜馅月饼,一口咬下去,有股淡淡的哈蜜瓜甜味瞬间在舌间融化。
最妙地是沏一壶好茶,一家人围在一起坐,吃着月饼,喝着茶,说说笑笑!对于长年在外工作难得回来的人儿,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啊。
是的,这么一幅和谐的人间美景,天上的月亮也羡慕呀!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