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是我做社群的第六年了。有时候资本方会找到我,探讨一些商业规模化的可行性,但是我的社群一直没有走规模化发展,每年保持千人左右规模,有我自己的考量。规模化可以在商业上获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从社群的角度未必如此。
基于我过去做社群的经历,在我眼里,一个好的社群应该是:
1、群主知道每一个人的名字,线下见面可以直接喊出来,并且知道每一个人的持续行动“黑历史”,以及最近在忙的事情。
这就要求社群里的成员,对于社群有担当与参与。“喊出名字”不是群主追着成员,背名字背照片,而是成员本身有所行动,有所担当,有所互动,这样自然就能做到。
而这样就要求在社群里面,不要有“小透明”,也不要有“小透明”的心态。其实社群如果要成为“社群”,就需要每个人都有所行动,有所贡献。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让尽量多的人都有机会在不同的场景下,离开“小透明”的状态,而有所担当。参见《消灭“小透明”》。
商业操作上,社群更像是一种渠道或者媒体,由少数关键人物制造热度,再利用群体的从众效应,提高成交率。这样会有一定负作用,气氛到的时候,大家会很激动,社群成员稍微一清醒,就会觉得自己被人忽悠了。
认出每个人的名字这件事情看上去很难,其实也不难。想想单词都能掌握背熟10000个,认识并记住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如果你的词汇量不到1万的话,要不来跟我们学学英语?
2、社群大部分成员至少可以认出一半以上的其他社群成员,至少和1/3的人见过面,和1/5的人有过深度交流。
深度交流是自发的,不是功利的,不是形式化的,不是相互吹捧的。好的交流水到渠成,既不刻意,又不拘束,让双方都感到舒服。
一般我们加入一个社群,马上就能看到的是,社群里一些已经熟悉的人,在聊天框里互动,而无法融入。于是很容易产生隔离感。
好的社群应该制造融入的场景和机会,减少大家破冰的压力与阻碍。在这方面,我的社群已经有很多机制帮助大家形成持续行动的上下文,不管是读书还是英语学习,不管是周复盘还是年度总结,只要共同做过事情,那就很容易破冰。
而对于有共同行动经验的人,只要捅破了一层冰,后续的深度交流就很容易开展。
3、社群成员初次见到对方,可以在五秒钟调出对方的基本情况,包括最近社群参与情况、半途而废情况以及flag完成情况。
我看了很多社群,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当我进入一个社群,能看到的只有一个个ID,而不知道对方是谁,什么行业,什么背景,也没有方便了解的渠道,不好直接问。这样的社群就像批量发售一样,和开通了一个付费专栏没有什么区别。
社群要有数据资产,让每个人都能方便获取信息。这样的好处是,如果在线下见到,也可以快速了解背景,拉近距离。
最近几年,很多社群的小伙伴出差到外地,都会约上几位当地的小伙伴聊聊天。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但是也仍然畅聊无阻。而促成这种沟通顺利进行的,就依靠于社群基础设施的搭建。
4、社群成员愿意积极主动参加线下活动,目的并一定不是为了见群主,而是因为那里有自己想见的人。
我们的线下活动,在全国各个大区会举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跨区参加。跨区参加,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以及差旅的费用,而为什么仍然有人愿意做,是因为这些做很值得。而值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群主,而是那里有想见的人。
5、社群的发展是越来越团结,并且越来越进步,最终一起铸造一段岁月的记忆。
其实读了历史你会发现,人一生也就几十年,而这几十年,也就只能认识有限的人,做有限的事情,但是却可以追求无限的可能。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自己固定的生活模式,认识固定的人,安静地固定生活。而如果与一些完全在自己生活圈之外的好友,群友,能一起做一些事情,见证彼此的变化,是很有幸福感的事情。毕竟计划生育以后,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少了,但是靠谱的朋友可以多一些好。
当然这个过程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在一个社群,也仍然会有人离开,也会有人又会回来,也会有人与人的不愉快。不过把目光放远一些,一个社群存在并且长期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彼此的持续见证。
我其实并不想说陪伴,陪伴是很奢侈的事情。大家走着走着,如果步调不一致,指不着未来谁会嫌弃谁。而且如果你是一个小透明,没有人会愿意陪伴你。小透明陪小透明,就变成了消消乐。所以还是相互见证一下,交个朋友共切磋,百舸争流向前走,会有更多的繁荣和涌现。
如果你看明白这一点,你会发现,社群规模不在大,而在于深厚的行动与链接;社群活跃不在聊天,而在于,我们都在共同为自己做事情。
而人与人关系的加深,就在于,我们共同构筑了多少记忆,共建了多少成长的历史。
世界很大,社群百态。以上观点谨代表个人看法,有很强的特殊性与历史渊源,分享给大家参考。请不要盲目模仿,因为你很可能学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