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
4.1 什么是情绪
一句话总结:
认知依然是决定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我们会通过生理的变化、非语言的行为和语言来体现情绪,反过来,非语言的行为和语言也可以唤起相应的情绪。
情绪用另一个词来表达,就是”感觉“,社会科学家们通常认为我们的感受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1、生理的因素
当一个人情绪变得强烈时,会产生一些生理变化,比如害怕的时候,心跳加速、血压上升、肾上腺分泌增多等。
2、非语言的行为
除了内在的生理因素,也会产生一些外在的变化,比如脸红、冒汗,特别是表情、仪态、手势、声音和语速等(酒精是最好的情绪催化剂)。不过非语言的行为是模棱两可的,不能准确地通过非语言行为推断出情绪,但是非语言行为确实会引起某些情绪状态,实验表明:当人们做出害怕、生气、厌恶的表情时,身体仿佛真的有这些感觉一般出现相同的反应。
所以,不开心的时候就大笑,每天对自己说你很棒,确实是可以真的产生相应的情绪和变化(自我应验预言)。
3、认知的诠释
一件事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你对这件事的认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一句嘲讽的玩笑,高自尊的人不会在意,低自尊的人会很受伤。因为他们对这件事的诠释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感觉。
所以,改变对一件事的诠释会影响感受这件事的方式,社会科学家认为这个过程是”重新评估“的过程——通过改变情绪的影响方式,重新思考充满情感色彩的事件的意义。
重新评估要比压抑自己的情绪好的多,它能降低压力、提升你的自尊、增加工作效率。(不过需要注意,重新评估不是意味着否认自己的感受)
4、语言的表达
语言表达也是更好表达情绪的方式,但不同的人对情绪的表达程度也很不同,可能你说的 ”不悦“,与别人的”气愤“甚至”暴怒“是一样的情绪。
《苟且生活碎碎念》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支柱去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它由你所有的”想要“和”不想要“组成。
你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我想要有更多自由的时间,我想要每天睡到自然醒,我想要冬天在海南,夏天去内蒙;我不想早10晚10,我不想担心失业,我不想在职场勾心斗角,我不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