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1.持续行动的力量。没开始写作之前,作者像大部分普通人一样自知浪费时间却无法战胜消极行为习惯,直到开始持续写作,才获得注意力的自由,减少了因为浪费时间而产生负面情绪陷入内耗的行为,变得专注、更有力量,目标明确,心平气和。
2.行动感悟形成体系的力量。通过持续写作,作者把各种想法整理成体系,用于指导生活,支撑自己的持续行动。持续行动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他收获了不断发展壮大的社群,也通过这个理念影响了很多社群里的伙伴,让社群长足发展,同时作者也出了人生第一本书。结论是不要因为害怕未知的困难而不去开始,当你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总是会想到一些办法去实现。
3.成长的关键是速度。成长有收敛速度,代表从被动接收一条信息或一个理念,到主动应用,并指导行动的快慢程度。支撑成长收敛速度的是行动的速度。当你自己的行动量不够的时候,如果有更高阶的人告诉你要怎么做,如果你想要进步,就要赶紧照做。行动的速度和成长的收敛速度成正比。
4.成长的特性。成长有三个特性:互斥性、普适性和复利性。互斥性是指如果你不在走向成长的路上,那你就在走向凋零的路上。普适性是指每一个认为自己不需要成长的人,迟早会发现成长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复利性是指成长带来的新结果、新现实,可以用于促进新的成长。成长都是孤独的旅程,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自己的问题,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到,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做验证。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急功近利是我们需要克服的心态,我们在基础阶段的麻痹大意,都会在后续的进阶中呈现后果。成长必须是持久战。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也是持续行动很重要的原因。
5.输出倒逼输入。倒逼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用我们的需求来倒逼我们的行动。正常的逻辑是要先输入得足够多,才能有输出,即所谓的“输入驱动输出”,但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好听却无用的逻辑。只要具备基本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开始输出训练,通过输出,反过来激励我们的输入,这是非常有效的,而且符合成长进步的规律。
6.关于“行动力”。行动力是指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稳定地把事情完成的能力。构成行动系统的因素有四个方面:一、资源投入和优先级。我们需要不断取舍,放弃和主线无关的事情,突出重点做减法,把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上。二、情绪意愿和触发点。如果一件事情,你内心无法接受,而且对你的触发足够深刻并能产生力量,那从成长的角度,对你就是有效用的,你就应该利用起来,给自己带来力量。三、进程跟进和追踪记录。当我们开始持续行动的时候,需要有跟进方式以追踪行动情况,通过数字量化的方式展现轨迹。四、打足预留量,兼容突发。在持续行动中如果遇到突发事情被中断,那么在平常行动的时候就应该多往前坐,给自己预留一些工作量。
7.关于学习系统。学习系统是解决我们怎么进步的问题。学习系统包括四个方面:一、领域基础知识体系。二、模块间的关联类比和逻辑推理。三、抽象以及面向抽象的思考。四、构建全面连接的体系网络。
8.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是成长的双翼。一个人想取得进步的话,首先需要大量行动,但大量行动往往只是一个方面,在行动中需要学习系统的引导,才能让行动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只有学习系统和行动系统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才能让我们有更长足的进步。
9.警惕自我摧毁的行为模式。自我摧毁是指在事情发展过度时,发挥应对机制的行为。在成长进步中比较容易出现自我摧毁的行为模式,针对的解决办法就是告诉自己,应该充满信心,接受并拥抱新的场景、新的环境、新的事物。不固守在原有的舒适圈,对新的自己应该有新的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