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作者: 小高的日常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09:24 被阅读0次

本文节选自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

一些妈妈喜欢攀比,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说得多”为荣。早教训练的目标是使孩子早早具备各种能力,貌似让孩子在起路线上先走了一步,其实是马拉松比赛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输在起跑线上却不自知。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儿童发展问题专家迈克内格尔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众多人体试验结果赤显示,除非是生活在极度与外界隔绝、极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与家人的互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已经足以促成儿童健康、全面的身心发展。

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不可分割。当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进行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导致“神经挤迫”现象。

这种现象首先由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彼得提出定义,根据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大脑功能区域,会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由此可见,孩子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路上付出代价。

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得到爱和自由的孩子,他们天然地会去体验各种事物。

比如看到一幅卷轴画,孩子会抚摸,闻一闻,卷起来,再放下,再卷起来,再放下……反复尝试感官神经系统发育所需要汲取的体验,孩子就是这样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

这个过程有神圣的内在规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机构去教。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打扰。

我的一个好朋友智商超常,大学读的是少年班,本科毕业出国,顺利读到麻省理工的博士毕业。这个公认的聪明女人,却曾经被大人觉得是傻孩子。

她小时候说话晚,等终于会说话了,大人经常提各种问题考她,她一律回答“不知道”,因为她觉得大人的问题很愚蠢,“干脆让他们认为我蠢吧,这样就不会继续打扰我了”。

于是,大人便真的以为她傻乎乎的,她不用整天应付大人的废话,得以拥有安宁的空间,专心发展自己的精神生命。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

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比如孩子正在观看一幅画,专注而宁静,他与这幅画建立了联结,感受到它的精神生命,如果这时候父母自作聪明地横插一刀,告诉孩子这幅画的名字、作者是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等,那么孩子的感受就会被割断。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假如孩子的头脑中累积了大量知识,看到各种事物时就会第一时间去搜索知识,从而失去自己的感受力,让灵性的头脑变成流水线上的电脑。

这样的孩子走进社会,可想而知,只能去做别人分配给他的工作,而无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个体,主动创造自己想要的体验。世界上的优秀产品,比如苹果手机,它的功能设计不是从用户调查问卷中得来的,而是来自于最直接、最简单之处--乔布斯自己想要的体验。

特别爱早教的父母,不停地跟孩子说话,要孩子辨别颜色、形状,教给孩子各种事物的名称,反复要求孩子懂礼貌,说“你好”“再见”“阿姨好”。知识早晚都能学会,但孩子内在神圣的成长节律却被打破了。

就我接触到的案例来看,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人,虽然童年不一定幸福,跟父母的关系不一定亲密快乐,但至少,他们的童年都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也就是说,至少有一个空间,父母是不管他们的。

如果父母不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不强迫孩子做到父母想象的样子,孩子遵从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己,成就会远远超过父母的想象所及。培养一个天才其实很容易,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面前保持谦卑,不拿自己有限的头脑去教育孩子即可。

中国有句老话:“贵人语迟”,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语言是二元对立的符号系统,人一开口,思维就产生了,因为逻辑思维也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

婴儿的初级思维过程是无逻辑的,只要母婴依恋关系建立得好,婴儿无须语言也能和母亲沟通,所以不着急发展出语言能力。这样,婴儿能安心地在初级思维过程中慢慢孕育想像力、创造力、与万物联结的能力。

爱因斯坦所说的“灵感”,就是初级思维过程的产物,他本人小时候也说话很晚且不流利,被老师认为智力发育迟缓。

在我们的一些个案中,有些孩子过早发展出语言能力,而且连续流畅,原因居然是:妈妈经常是无法感受到婴儿的需要,婴儿哭闹不止,甚至会被责骂,迫于生存压力,只好赶快开口说话,好让妈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有一个亲戚的儿子,10个月就会说话,很快就能说完整的句子,让全家人为之骄傲。但是这人孩子成年后性格非常封闭,和人沟通困难,说出的句子都不完整。通过心理治疗才得知,他小时候说话早是因为难以和妈妈联结上。

当然,并不是每个说话早的孩子都是母婴关系差导致的。只要父母不功利地引导孩子,让孩子自然发展,那么无论早说话还是晚说话,都很好。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bm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