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溶于天地之中并感受天地之慈悲

溶于天地之中并感受天地之慈悲

作者: 青云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09:22 被阅读0次

以前经常会看到文章里说道,与天地相通,感受人类之渺小,无知,可笑等之类的句子,看的时候,也能理解与认同,但切切实实的自己有这种体会,却大大不同了。就像是别人伤心欲绝的时候说的那些话,你可能觉得会感同身受,也会陪着伤心落泪一番。可当事情真的落到自己身上,那伤心那痛楚就另当别论了。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别人,别人也不是你,痛或者欢,只有自己最为清晰,最为深刻,这时突然理解了佛教所讲的修行的含义。悟道,只是第一步,修行才是根本。道理我们懂了,身体力行才算是知行合一。

昨晚又是一个强对流天气,各地都零零星星下了冰雹。天色暗下来的时候,看到外面并没有下雨,风也不是那么强劲,就下楼去小区里走走。刚转了两圈多,风就大了起来,吹卷着楼道间的大树,枝叶随风左摇右摆,暗黑下来的天空在路灯的昏黄光影下,突然闪过亮光,一时间,像是被电流击中了身体的哪个部分,脑子里瞬间打开了所有的屏蔽,整个人不知所处,昏暗的天空在闪电的映照下就像撕开了宇宙黑色的幕布,乌云遍布并演绎出各式各样的形状,群魔显现,狂风怒卷,隐隐传来的雷声和近处的风声构成了宏大的背景,音声,画面,人,天地,所有的元素瞬间组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不可描述的意义。如果勉强可以形容,就是那种与天地融为一体,不知置身何处的巨大震撼。我不是我,是一个生命,与蝼蚁一般,与草木一般,在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里,被包容,被显现,被照见,似乎看到了一种无边的力量,它可以是任何形状,它也可以发出任何声音,它是温和的,也是慈爱的,它俯视着大地苍生,又包裹着它们,它就是它们的总和,它让它们聚集在一起又可以随时离散。

这是一次奇妙的感受,大概持续了半分钟,又好像等待了许久,千年那样的许久。

可惜当时内心过于沉迷,忘我,没有用手机拍下来所见的天地与周边。

相关文章

  • 溶于天地之中并感受天地之慈悲

    以前经常会看到文章里说道,与天地相通,感受人类之渺小,无知,可笑等之类的句子,看的时候,也能理解与认同,但切切实实...

  • 天地之中

    嵩山如黛。 远观嵩山,像是女人的眉,朦胧而淡雅,点点相连,一幅幅水墨画跃然于纸上。 嵩山如卧。 近观嵩山,如同一座...

  • 小民难以体会大慈悲

    父母慈悲,不及天地;天地慈悲,不及佛菩萨。唯其慈悲广大深远故,小民难以体会。 一般人皆知双亲于己有恩,至于天地大恩...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30日自由写作day9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具有。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到“天地”之...

  • 《黄帝外经》之六《命根养生篇》

    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得闻乎?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能与天地并久...

  • 慈悲忍辱天地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在做天在看,是恶是善天会判,慈悲忍辱天地宽,有求必应天会办。

  • 继善篇

    继善篇 人禀天地,命属阴阳,生居覆载之内,尽在五行之中——人禀二五之数,犹天地之生物以成形。人得万物之灵,乃天地之...

  • 旁观者和参与者

    人之生于天地也,秉天地之中气以为性,顺阴阳之推移以为情;性则立其本,情则逐其用,斯二者相合以成其生。 我生于天地之...

  • 《黄帝外经》——命根养生篇第五

    伯高太师复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得闻乎?岐伯曰:愚何足以知之?伯高再问,岐伯曰:人生天地之中,不有与天地并久者,不...

  • 继善篇

    人禀天地,命属阴阳,生居覆载之内,尽在五行之中。 人禀二五之数,犹天地生物以成形,人为万物之灵,乃天地之正气亦为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溶于天地之中并感受天地之慈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iy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