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693918/6ac8cb06f10832b0.jpeg)
匆匆春又归去,春天犹如来人世间会面的客人,迈着匆忙的脚步,一晃而过。深切呼唤一声“春且住”,可是再深情的话语,再诚意的挽留,也唤不回春天归去的身影。
春天曾经姣美的容颜,逐渐老去,让人黯然神伤,默默叹息,不忍直视。
望江南·暮春
—— 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春服已成”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接着说“吾与点也。”
春已归去,几时能够穿上薄薄的春衫,自在的吟咏游乐?
蕉叶,形如蕉叶的酒杯,可以在水面流动。“曲水”句:古人于三月初三上巳节,临水修禊(xì),祓(fú )除不祥,除灾去邪之祭,曲水流觞 ,众人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93918/f0432599fc0c2d42.jpeg)
“曲水浪低蕉叶稳”小溪弯弯,流水缓缓向前,泛起小小微澜,盏盏蕉叶杯儿在水面稳稳行进。
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纻(zhù)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舞雩风软纻罗轻”,舞雩坛上柔风软软吹拂,身穿轻盈纻罗彩衣的女子翩翩起舞。尽情高歌欢舞吧,饮酒作诗歌咏天下太平。
以上两句描写了一派盛景,但其笔下是实景还是虚景,存疑。我认为结合“春服几时成”一句,应是词人心中所想之景,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吧。
刚下过一场小雨,何处农家不催耕?家家户户都开始农事耕种,一派繁忙景象。
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曾经喧闹的百舌鸟儿已不再鸣叫,绚丽的桃花李花也已开过,芬芳落尽。
柘(zhè)林:灌木林。鹁鸪(bó gū):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深深茂密的灌木林中,一声声传来鹁鸪鸟的叫声。
芜菁(wú jī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春天的一片亮丽春色,已不再属于百花,只属于那根硕叶肥的芜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93918/c32e7beaa11effda.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