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写俄罗斯与颜色革命,可是由于春天来了,很多少男少女春心萌动,不少人走私,让淡总介绍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条件不限,不过最好是河北雄县、安新、容城那边的,说那边的人,特别的淳朴……
不过,大家别想了,已经晚了,这三个县的未婚青年已经被一抢而空,全部被预定走了……
我们都知道,全国人民最向往的地方,就是首都北京。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照。
北京云集了各种优质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医疗资源,所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吸引着全国各地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北京,一方面让北京变得非常拥堵,另一方面,寸土尺金的北京,房价高的令人发指。
前一段时间,北京的房价,引起了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吐槽。这可是中国最优秀的两所大学啊,毕业生都抱怨在北京买不起房了。然而房价,只是北京大城市病的一个很小的方面。
还有交通拥堵,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北京,在北师大约了女同学想一起去天安门转转,下午两点搭公交车,到了到了四点多才到……
为了治理拥堵和雾霾,北京也是用尽了办法,一个是摇号购车,一个是限号。我一个同学已经摇了好几年了,后来终于摇上了,结果他把这茬给忘了,最后逾期给作废了。
还有个同学,早上六点开车出门,晚上八点回家,就是为了错开高峰期。到家正好孩子也睡着了,早上出门孩子还没醒,孩子还以为爸爸压根儿没回来过。
还有个朋友,他岳母哪个节假日来北京过节,期间非要让他开车带她到郊区去玩,结果在出城的路上堵到了天黑……
还有其实北京的教育压力其实也是挺大的,一方面,家长们文化水平相对都高,竞争极其惨烈,家长们都在忙着给孩子转场补课;另一方面,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天价学区房的产生。
说北京考大学到底容易还是难,要分两个层次,北京考好大学和其他省份一样很难,考一般大学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我一个朋友,祖孙三代砸锅卖铁,变卖了祖产,就为了在北京凑个首付200万,贷款300万在北京六环买的房子。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30年的房奴生涯,每月一两万的房贷。
让他欣慰的是,最近他的房子又升值了。然而这除了能自我安慰之外,又有什么用呢?他又不能把房子卖了套现。
为什么仍愿意在北京呢?因为北京有天安门,有故宫,有颐和园,有八达岭,有数不清的历史景点,孩子可以随时到清华到北大去接受熏陶。
可是他也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去过一次天安门,以后再也没去过,孩子去清华北大熏陶的次数,其实跟我们家的孩子也差不多,都只去过一次。他每天就是简单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周六还要加一天班,为了多挣钱。
为啥呢?为啥北京的房价这么高,还有人不断涌入呢?那就是全国14亿人,只有一个北京,可以说是,量中华之物力,抬北京之房价……
这是看得见的,还有看不见的,比如北京用水的压力、用电的压力、环境的压力等等。国家耗资几千亿,就为了解决北京的用水问题……
所以,历届领导都想办法疏散,然而困难重重。幸好586的决心和意志比较坚决,从顶层设计上提出了一些方案,那就是去北京的非首都职能。
首都是干嘛的?首都是政治中心,是天安门所在地,是中央所在地,是开两会的地方,是接待外宾的地方,是代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符号。
我们也可以看看其他几个著名的首都大城市,是怎么解决大城市病的。比如伦敦,采用卫星城的方式来疏散非首都职能,疏散半径是50公里。但这是在70年前了。
而日本东京曾经也为大城市病而烦恼,采用的办法也是建设城市圈,也有新区。比如在东京和横滨之间,设立了港北新城,但这也是50多年前的事情了。
在2012年,官方就提出了通州要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2014年,586提出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跟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号称中国三大国家战略,疏散北京非首都职能提上日程了,目标是疏散城区200万人口。
下一步就是考虑往哪儿疏散。离近了,过不了几年又连在一起了,效果不明显,变成更大的城市病。离远了疏散难度大,让谁去谁都不愿意去。
70年前,伦敦的疏散半径是50公里。过了70年,火车的速度已经从当时的50公里每小时,提高了现在的350公里每小时,因此,从这个角度疏散半径适当提高,也是有技术支持的。
看看北京及其周边的地形图,学过初中地理的都能看出来,北京北边是山,西边是山,东边是天津,因此往南发展是最理想的。
如果疏散到保定市区也不行,因为保定本身也是一个有规模的城市,城区人口已经达到280万人了,城区既有规划,自己基本上已经饱和了,再涌进来200万疏散人口,疏散压力很大。
而且相比农村,城市拆迁简直就是天价,据说北京修地铁,拆迁拆出来不少亿万富翁。所以目标自然放在了离北京不太远的华北平原的农村。
淡总上大学的时候,玩过一个游戏,叫模拟城市,就是给你一块空地,让你当市长从零起步发展一个城市,明显一块平整、有水源的空地成本最低。
而刚好北京、天津、保定之间,有这么一块空地,而且淡水资源丰富,有白洋淀等淡水湖泊,这就是雄县、容成县、安新县。雄县34万人,容城县26万人,安新县39万人,加起来也就100万人,人口密度很小,接近于一张白纸。
要疏散哪些功能呢?
首先经济方面,经济功能可以疏散走。世界500强企业中,全球总部达到了58家,还有更多数不清的央企总部,因此这些企业可以逐步迁移到雄安,还有很多制造业企业,完全可以把生产线搬走。
这其中,最容易搬迁的,就是工业类的企业,因为企业是逐利的。只要有优惠的工业用地,优惠的税收政策,优惠的职工安置条件,一切都好说。在哪生产都是一样。
还有教育,北京大学比较多,其中211大学就有26所,985大学有8所。哪一所学校都有至少上万的人吧,但具体谁迁走,要看各个学校的客观条件和各方博弈。当然还可能采用办分校的形式,搬走一部分。
还有医院。某些医院其实已经不是北京人的医院了,北京人也挂不上号,而是全国人的医院。大家都知道最好的医院在北京,健康有问题都想方设法往北京送。因此,可以预见会迁走一部分医院,或者科室。
还有科研机构。除非已建有大型实验室难以搬迁,其他的都可以迁过来。
但问题是,要想疏散成功,必须有强大的政治力量去推动,这一点没问题,586亲自抓的。然后需要一个相当有前瞻性的设计,起点要非常高,一出手就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这一点也没问题,一张白纸上最容易勾勒出美好蓝图。比如高铁网,20分钟到北京,30分钟天津,20分钟到保定,20分钟高铁生活圈,让高铁公交化。
还有城市设计必须高起点,这点肯定也没问题,毕竟我们国家号称基建狂魔,586也算是是基建狂魔的大boss了,这一点从技术上一点难度没有。
如果疏散成功,加上本地的100多万人,再加上其他地区吸引过来的人口,这也是个城区人口400万的大城市了,比我在的合肥市城区户籍人口还多。
但疏散也是有阻力的,最大的阻力来自人。没有一定的诱惑,没有哪个北京的既得利益者愿意挪窝。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哪哪儿都搞好了,北京人没拉来,拉来了几个温州炒房团……
因此需要有配套的优惠政策和限制政策。
人最怕的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了再失去。比如户口,好不容易混上了北京户口,好不容易变成北京人了,又让他当河北农村人,那种感觉就是京官被发配的感觉。
还比如,孩子已经上学了,就算一个普通的北京幼儿园、小学或中学,你突然让转到雄安新办的学校,家长还是很担心的,担心学校教学质量,担心学校里边学生的整体素质。
还比如,好不容易在北五环地铁口混上了一套房子,在奥森能约个pao啥的,你突然让我放弃这一切,让我到一个陌生的雄安区,这种压力也是蛮大的。
还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是211大学,凭啥玩我们学校搬?或者同是一所大学,一部分院系搬,凭啥让我们系搬走。比如医院开分院,凭啥让我们科室搬走。一个企业,凭啥让我们部门搬走,都是容易闹情绪的点。
所以,可以判断,新区的基础设施,可能比北京的还要好,消除环境变化带来的沮丧感。其次,户口问题,估计户籍方面,会有配套政策,由北京户籍的,可以保持原籍,没有入京籍的,在雄安干满几年可以给北京户口啥的。
可以预见,有很多名校将会被迁过来。对于迁过来的学校,可能会有很多优待。对于老师,可能采取分房等激励措施,而且我敢打赌,迁过来的肯定是北京一等一名校,类似还有公立的医院。
作为政治任务,加上物质激励,肯定有人动心。长远的看,先到的牺牲最大,贡献最多,示范意义更强,因此获益也将最多。比如第一批分房100平,第二批可能就要自费一部分了。
我估计炒房肯定会一定程度控制,先松以集聚人气,后紧以控制炒房。因此会有跟户籍相关的限购政策。
我们可以借鉴深圳和浦东新区的崛起,来看雄安。雄安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崛起也会很迅速。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世纪之处看滨海,最近又要看雄安了。
因此,我建议北漂或者海漂的童鞋们,思想可以解放一下,思路可以调整一下,与其砸锅卖铁,去弄个在北京当30年房奴的机会,不妨考虑下雄安,也算是一种弯道超越,甚至实现人生的逆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