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人才为本,最难得独当-一面的人才。 这种稀有人才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最近居然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答案。
我曾经被认为是杰出专业人才,后来合伙创业变成了最烂的经营者,造成公司长达七年的亏损,证明了我完全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但其后公司又一路长红十余年,成为领先的产业标杆,好像我又很成功地独当一一面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过去的说法是,因为压力大到极致,终于被逼“开窍”,-念转了过来,从此就不同了。问题是,这开窍的“一念”究竟是什么,却始终说不清楚。直到最近才彻底搞清楚,这一念叫作:“原来都是我的错”,不仅头脑认错、嘴巴认错,连灵魂深处也认错到底。
如果把这“一一念”图像化,最传神的莫过于清末民初以“讲病”闻名的王凤仪:凡是乡间妇人得了怪病,王善人就问她和家里谁过不去,然后把那些人一个个请进来,叫妇人跪下来一一磕头,磕到呕吐昏.....病就都好了。我那“经营失能症”,就是这么好的。苦到尽头,看不到未来,找不到解决方法,也无处可.....然回首,看到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千错万错,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然后,就像马拉松选手经历了“撞墙”一般,手脚还在动着,胸中已无起伏之苦,终于有把握跑完全程了。
“都是我的错”真有这么神?原因何在?我的解释是:一是看到事情的缘起,生出惭愧心;二是因惭愧而能虚心待人,真正和他人在一起;三是认错有多少,承担就有多好;四是认错范围有多大,心量就有多大。想想看,如果一个人能有惭愧心、虚心待人、勇于承担、心量又大,独当一面有什么问题呢?而这一- 切皆从“ 都是我的错”开始。推到极致,如果-一个人认为众生之苦都是他的错,那他不是佛,就是耶稣基督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到,认错其实并不是苛刻的道德诉求,而是大自然法则的体现,错认到哪儿,自在到哪儿,担当到哪儿,成就也到哪儿!
我的问题是这大自然定律曾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也展现了神奇力量,却没能长相持守,尤其没能运用到事业外的领域,实为人生憾事。
最后提醒一句:企业要找做大事的人才,首先要心量大,心量大者必承担大,承担大者必“认错大”。如果发现组织内有人用“都是我的错”的态度待人处世,别怀疑,他就是以后能扛起大事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