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还没有睁开眼睛,我的大脑中浮现出来的三个字就是“陈明清”——这是一位“轮椅上的天使”的名字。自从听了关于她的故事之后,我被她的精神和大爱所感动。因此,立下誓言:要向这位神仙姐姐学习,传递她生前的精神,让心理学走进课堂,为孩子的心灵播下春天的种子。
于是我的行动开始了。2018年10月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堂学生团体课程“如风课堂”。我招募了五位四年的学生,吸引过来一位热爱心理学的助教,于是我们星期成长小组便成立了。星期成长小组成员每人代表一个星期,正好七位。有时候事情就会这样地被安排,非常地巧妙,恰到好处。我们的第一堂课主题是“认识不一样的自己”,让孩子和老师自我介绍的方式,发现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出本来拥有的潜在能量。第二堂课我设计为“身心诵读”让每一位“星期成长成员”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或者美文,在大家的簇拥和掌声下上台表演自己准备的作品,展示自我,实践巅峰体验。第三堂课我准备了“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主题活动。由主讲老师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分享“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篇文章,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之后拿起笔从两个方面书写自己的情感:1、这个美文最打动你的什么?2、假如你也是23号同学,你将来会有什么优势让别人赏识你?我们老师和同学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静静地思考之后,落下笔书写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就在老师和孩子们在轻柔的音乐声下书写感受的时候,我的思绪也牵引到我和儿子的故事当中。有一天,我的孩子告诉我:“妈妈,我当数学课代表了,但是数学作业不是我收的。”我就问:“那数学作业谁来收?”他说:“是小组长收。”然后,我问:“那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当班长了学习委员什么的?”儿子却说“哎,谁愿意当那玩意儿”然后又接了一句:“妈妈,我喜欢当做当英雄路过时,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听到孩子的这句话我好感动,他有一颗温柔而美丽的心。这对于我们家庭来说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一个孩子本来就承担着成长的重担,然而有很多家长却不肯自己长大,却把自己的成长任务交给了孩子,让孩子肩负起两个人的重负匍匐前行,您说孩子他能不累吗?有一个妈妈曾经说过:“都像我这样的带孩子,全天下母亲都得累死了。”然后,我想问:“那您觉得,做什么事情不累呢?”。这会儿我想起一个父与子的笑话:“有一个五岁的小孩不好好写作业,被父亲狠狠地收修理一顿。孩子很不服气,又不敢吱声,于是小声嘟囔:“世界上有两种笨鸟,一种是笨鸟先飞;另一种是生一个蛋把希望寄托在蛋上”。多么有寓意的一个笑话。难道我们看不到我们的孩子是花期不同的花儿吗?一定要春天争奇斗艳,而去忽略夏季、秋季、冬季,甚至一直常绿而永久地绿意盎然吗?
所以,我开设的“如风课堂”拥有了意义非凡的精神,又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我们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让家长学会重新审视自我。因此,我们要放低期许,陪伴孩子慢慢地长大。因为孩子是有灵性的,他有自己的生命轨迹。从今天起我们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帮助他展开隐形的翅膀,翱翔于蔚蓝宽阔的天空。
我能这样地描述开设“如风课堂”的来龙去脉,我也想对自己说——我时刻准备着........陈明清老师若有在天之灵,请与我同行,我愿成为您的左膀右臂,在人世间传递您的精神和爱心。您在天堂祈福我一路向前,助我发扬人生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