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我们学习记叙文,高中我们学习议论文;除此之外还有种种文体,那到底哪一种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我时常思索这个问题。
为了得到这个答案,我尝试了除文言文以外的几乎所有文体,自己分析再拿给身边爱文学的好友评析。有人说我的散文清秀典雅,这个方向是不二选择;也有人评论我更适合诗歌,因为没有系统学习汉语言,所以我的诗给人一种不失风范的独特之感。当然也有人说我写的很烂,比如议论文我的立意不深,杂文一顿瞎写。
虽然外界评论很多,但我能够清楚地知道我热爱写作,热衷于用文字表达心声。从前听过一句话,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能够很好地表达我这种感觉。然而这不是我对文学的迷信,只是喜欢得叮当隆冬强。因为写文章不爱定稿子,不爱写框架,我越来越朝着散文随笔方向走。对我而言,文章更多地是输出自己,不把人憋坏。在我看来,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话不能讲;也有很多话如果自己不讲就会在未来遗忘。再有很多东西不记录下来是愧对经验,实际上,一些经历所得都可以更好的指引后来者。所以文字出现在生命里不得不说是一种惊喜,一种不期而遇的碰撞。
说实话,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因为我的观点遭受到了冲击。我享受在雨夜的鸟鸣叫里在房间里写着字,涂涂画画。从前的人更宁静,包括我自己也是;但随着长大一些,渴望关注,渴望追赶潮流可能会更严重一些。现在有很多自媒体,很多视频博主,不停地生产推广。相比于文字,这样的形式来得更加猛烈。我也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思考是不是也可以走这样一条“花路”。文字是淡的,但现在也有更多的文字商业化,趋利化。过度强调读者意识,裹上浓妆色彩,认不出本来面目。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一面自嘲,如果未来的我是一名写手,我估计会面对失业危机。也许很快我就会被时代所剔除。但我所坚持的,是我们称之为“文学”的宝藏。包括公众号在内,很多的自媒体途径,我想也可以适当地传递文学。
我现在能够回忆到的最大快乐,就是高中读李清照的词时,闭眼聆听好像梦回了南宋。而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再也不能有这样的声音。我不知道,只是我再遇不到现在的能够过目不忘的文章。希望未来的定位,也能够永葆初心,永远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