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描写人物”这个问题,所有语文老师都会告诉你,只要做好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就可以塑造好一个人物了。可这些其实只是一些最基础的“术”。
按照这些简单操作来描写人物,硬编也能编出八百字来,只要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各写两百字就行。
但你会发现,按照这种最基本的“术”填充出的人物,往往都很死板,甚至前后矛盾。
以网文大神天蚕土豆的新作《天尊》为例。
《天尊》第一章写道:“一名身着明黄色袍服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只是若看向其右臂,却是发现空空荡荡,竟是一只断臂。”
可就在同一章后半部分,便出现了“中年男子双掌紧握”这样的描写。试问右臂空空荡荡的男子,如何做到双掌紧握?
在塑造人物时,如果目标仅止于让读者分得清谁是谁,这是很容易实现的。编好年龄,身材,穿着,再加上一个性格标签就可以。但想要让人物真正活起来,仅凭这些基础的东西,远远不够。
想要写好人物描写,首先要想明白,人物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用各种颜色和形状来堆砌一个脸谱化的东西,还是为了让读者觉得这个人活过或者依然活着,透过文字,仿佛能感知到这个人物真实的存在,甚至与之产生共鸣,为其命运而唏嘘?
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里一直强调信念感,周迅在《表演者言》里,也强调了真听真看真感受。说到塑造人物,演员是专业的,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人物描写的准则。
人是复杂的,再简单的人,都不会是一张白纸。
孙红雷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里饰演一个回家奔丧的儿子,他一开始选择的表演方式是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但张艺谋说,他这完全不对。
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想,伤心了就捶胸痛哭,开心了就哈哈大笑,但人类的情感表达,不是这么简单。张艺谋告诉孙红雷,你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到城里中学当了老师,是全村的骄傲。你父亲没了,你母亲还在外面冻着,村里人都在看着你。
于是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孙红雷揽着母亲回家,强作镇定,对母亲说:“妈,天这么冷,咱们回家吧。”
人物内心的波澜起伏,其实不必外放。有时表面的寂静无声,更能让人品味到人物的内心戏。
表面的花里胡哨,其实恰恰说明其内在的单薄无力,丧失掉了真实感。在塑造人物时,“想当然”和“身临其境”,呈现出来的必然是两种效果。
我们谈到人物描写的经典范文时,总会谈到朱自清的《父亲》。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语文老师为了教学,自然会立刻帮你归类——这是出色的动作描写。但其实,朱自清写作的时候,会想着“我要通过对父亲动作的细腻描写,来体现出父亲的性格”吗?
不会的,他只是在描写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而在虚构写作中,职业的作家们都会提前写好人物小传,在创作时进入一种分裂的状态。否则,笔下所有的人物,不过是长着不同面孔的同一个灵魂。
优秀的人物描写,绝对不会是单一的。为了表现某种性格,单独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这几样中拎出一样来写,其实是本末倒置。
所有的技巧,全部都应服务于塑造人物这件事上。
所以当我们用课本里的知识去分析真正的经典著作时,常常会发现自己无法把作家对人物的描写简单分类。一段精彩的人物描写里,常常杂糅着各种方法。
比如《红楼梦》第三回,你可以把“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似喜非喜含情目,似蹙非蹙罥烟眉”单独挑出来分析,说曹公写黛玉与王熙凤如何形象生动,但事实上,第三回通篇都是在塑造人物。
从黛玉进贾府门开始,人物描写就开始了。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折射出的都是黛玉的性格。而王熙凤与贾母,与黛玉,与众人的从容交涉中,她的人物形象亦是活灵活现。
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同理,鲁迅先生在描写少年闰土时,并没有一开始就说他多高多胖,眉眼生得如何,而是用了这样一段,通过刺猹来“反弹”出闰土的人物形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们都选择不用单一的方式去生硬地雕刻人物,而是选择让人物以一种更自然更日常的姿态,“活”在文字里,让读者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去认识他们笔下的人物。
其实归根结底,优秀的人物描写,都是在追求一种真实感。
想要让笔下的人物更真实,有两点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关注公众号“八滴墨水”,可免费查看全文。给“八滴墨水”投稿,可得到八色的免费修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