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谈写作的文章,写到第12篇了,感谢你关注,欢迎提出批评建议)

细节描写,是人物动作描写的一个分支。
人物描写分为语言描写,行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细节描写属行动(动作)描写范围。
举三个例子说明。

先说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对杨二嫂的细节描写。
小说写我为回乡告别搬家,收拾东西,变卖家产,会晤亲友邻居。杨二嫂就是我家的邻居。年轻时漂亮文静,步入中年,却变得尖酸刻薄。
她趁我处理家产忙碌之际,以邻里搭话为由,意在借机行事,顺手牵羊偷走手套。
小说是这样写的。“她一边絮絮的说,一边往外走,顺手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一个塞字,写出了她想瞒天过海,想侥幸掩人耳目的做贼心虚的态度,杨二嫂自以为动作干脆,没人察觉却偏偏没骗过“我“的眼睛。
她后来诬陷闰土在灰堆里悄悄埋了10多个碗碟儿。杨二嫂自己以为功,发现了,捧起碗碟,“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那么快。“
想象一下,杨二嫂圆规似的身材,竟能飞跑起来,这一表演场景,是不是觉得很搞笑啊?
鲁迅写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其实意在揭示战乱年间,中国农村的破败倒退,包含了作者冷峻的社会批判意味,即意在改造旧的社会,启示人们走出一条新路来。是他弃医从文的目的,唤起民众的觉醒。这就涉及到小说的主题了。

再说《三国演义》中的两个细节描写。
一个是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段。
盟军将领一个个挑战华雄失败。争吵之中,曹操从旁力推关羽出战,温了一杯酒。关羽铁面冷脸,只说“酒且放下,某去便来!“然后呢,外面一阵地动山摇的呐喊声,停歇了。
关羽回到军帐内,将华雄头掷于地上。文章写,“酒尚温“。这短短的三个字,暗含多么大的力量啊,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
另一个是夏侯惇拔箭啖睛。
曹操猛将夏侯惇与敌作战。对方射了一只箭,正中他的左眼(也许是右眼吧,几十年前读过,拿不准了)。
夏侯惇的动作表现是:“大吼一声,说,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用力,将箭矢连同眼珠子一同拔出来,又将眼珠吞下进肚子里,重新冲向敌阵……

小时候。读到这个一拔一啖的惊人细节,我扔下书,胆战惊骇,浑身抖动,直为英雄的壮举心跳不已,又总觉得不可思议。
看吧,细节描写的力量是不是非常强大呀,效果非常好啊。
它比一般的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所起的作用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是非常突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用细节描写,要在人物表现性格的关键时刻使用,要选定并把握好写人物的动作词句,并配合相应的别的描写方法。
(注:本文为谈写作系列之一,后文待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