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整理
中国式家庭的亲子矛盾中
很多都源于不会沟通
不会倾听,不会表达
怎么讲孩子都不听,父母就容易发火,吼一通,骂或打一顿,可能当时效果,但几天之后又原形毕露,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与冲突
如何沟通?
1.允许孩子说
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是对抗关系的催化剂
当父母用权威压制孩子时,会把孩子想说的话堵在喉咙里,要么激化矛盾,用行动来对抗,要么隐忍回避消极对待,但问题依然存在
孩子执意要做一件事时,不妨好好倾听孩子,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孩子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困难与矛盾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2.允许孩子哭
哭是一种负面情绪的释放,每一次哭泣都是心理建设的契机,尊重孩子的情绪,待情绪平复后,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3.允许孩子说不
孩子说“不”是独立意识的体现,用“不”与父母划分界限,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展边界
允许孩子说不意味着,能够觉察到孩子说不的背后的真实诉求,信赖孩子,允许孩子在自己的规则边界里,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
孩子不听话往往是亲子矛盾的导火索,父母会以更加严厉的方式控制、剥夺孩子说不的权利
如果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义为听话,懂事,那么孩子在小的时候,会为了迎合父母而放弃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机会,长大了,也就不会再愿意去表达了
说不
不需要理由
每个人都有拒绝别人的权利
一个生活在能够说不的自由环境下的孩子,在面对自己不能接纳的事物时,更有勇气和底气理直气壮的拒绝,既是孩子人格健全的体现,也是孩子融入社会关系,寻求生存的基础
4.允许孩子懦弱、害怕、恐惧
当孩子感受到害怕、恐惧,有父母为孩子的恐惧情绪兜底,孩子更容易在触及安全感后反弹,更有勇气在努力的尝试中战胜恐惧,变得坚强
5.允许孩子犯错
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在错误中吸取经验,正视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快速成长
责怪、打骂
会让孩子对于犯错产生恐惧
无力承担试错的成本而回避/逃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