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时候,产生的负面情绪无非是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
这种伤感,用一句话解释的话就是:
本能地不想脱离舒适区。
我们现在是现代社会,但身体基因还是原始社会那时候的。而那个时候,如果你想脱离一个社群再转入另一个新的社群是很难的。身边都是熟悉的人,不管出去打猎还是对抗敌对部落,都会大大提高自己的生存几率。
但其实,我们应该理性地告诉自己一下:其实生存现在对我们来说其实没那么难了。我们要考虑的无非是『享受』和『进步』,而进步是为了更长更好、甚至无限长无限丰富的享受。
我在微信公众号里以前推荐过一个应用,叫做『timemeter』,是一款记录时间的软件。每个事件会对应一个更大的类,这个分类默认的是『事业』、『学习』、『工作』等等这类的分类,我觉得这样分类非常麻烦,就改成三类:『享受』、『进步』、『杂项』,前两类如前所述,至于第三类,其实就是第三类。。即,做这个事不能享受,也不能获得进步,但你还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有些情况下的睡觉、有些情况下的吃饭和几乎所有时候的开大号。这样分类的好处就是,可以迅速判断这样一件事:『如果某件事,做它不能享受,也不能进步,而且没人逼着我做,那我就不做』,大家可以试试,其实是能过滤很多废物事件的。
一个人是这样,有了同伴也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喜欢和固定的朋友每天在一块玩。这样可以享受同伴的乐趣,另外还能和同伴一起奋斗和进步。奋斗和进步也是为了更好甚至无限好的乐趣。
不知道再座的有没有看过海贼王,其实就是固定的一帮热血少年各自怀着各自的梦想到处冒险的故事。这里的关键就是:世界那么大,我们的精力有有限,所以说能够接触的朋友是有限的。我个人喜欢的节奏,不是结识特别多的朋友,而是先结识一帮有趣可爱的伙伴,然后一起去探索这个无穷丰富的世界。熟悉了一个朋友,就相当于是我们熟悉了一个函数的接口,我们和这个朋友打交道会因为熟悉省了很多事,这样我们就有更多剩余的精力用在探索世界而不是熟悉新朋友上了。
这么说吧:
我们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和熟悉的朋友一起探索世界上;把一小部分精力放在结交新朋友上。(我觉得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选择人生伴侣上)
所以我想了一下,分开的时候,舍不得的其实是这些熟悉的函数接口,不是说『再也没有人半夜听我说话了』、『再也没有人在我伤心的时候陪我喝酒聊天了』,而是说『找另一个想听我说话、愿意陪我的人比较难,而且需要时间来熟悉对方』,所以这是关键:
与其找新的朋友做新的事,不如和老朋友一起做新的事。(不管是去享受还是一起进步)
所以说呢,离别的伤感不管从原始生理的角度还是现代社会的角度,都是合理存在的。
然而,在能力不够强、财务又没有自由(总之就是不能想杂就杂)的情况下,有些情况必然会导致离别的发生。所以还是要有一些减少伤感的策略的。
- 如果能天天在一起,那80%的时间还是要一起奋斗。
- 尽量和喜欢的伙伴天天在一起,进步/奋斗,还能一起享受。
- 如果喜欢一个伙伴,还不能天天在一起奋斗,那只好这样:
- 各自加倍努力奋斗,为了未来遇到更好的彼此和更好的一起享受的时光。
- 约一些时间一起出来享受。
这样思考一下,我想我能好受一些了呢。
还是那句话:
希望未来我们在远方相遇,我是更好的我,你是更好的你。
然后,我们再一起奋斗,亦或玩耍。
朋友们,珍重!
微信首发,扫码关注,欢迎扩散:iNotes
![](https://img.haomeiwen.com/i429531/88046592da48833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