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
天气:晴
今天一小时《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作者:安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0820/3907a45d2cbbecc5.jpg)
一本放在床头很久的书
这是一本爱人给我推荐的书。他想从书中学到如何带领孩子,今天我带着更多疑问开始了,我一小时心路读书旅程。
不越界
如何不被越界呢?
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当然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而当我们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时,也意味着我们要自我负责,收回对他人的期待,不把自己的力量交托出去。
关于界限,P.E.T.沟通模式的创建者托马斯·戈登博士的人际关系信条,就完全体现了人本精神,无伤害、负责任、不评判。
我非常珍视并希望维持你与我之间的关系,但我们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
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
能滋养彼此的关系,应该是爱,而非期待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易经》有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我看来,生活为道,生存为器。
你就是你,成人的你,与其去想象内在有一个孩童,不如想象内在有一个成人,一个能自我负责的成人。
不完美,不妨碍成长
弗洛伊德曾说,再完美的父母也会养出伤痕累累的孩子。托马斯·戈登博士则认为,比起完美,做真实的父母更重要。初学P.E.T.的父母,经常会懊恼自己做得不够好。对此,我常跟父母们分享“内省不疚”,我们可以不断反省,但真的无须内疚,在每个当下,你就是最好的你。
零处罚零奖赏的养育观
惩罚和奖赏都是一种操控,是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里说道:“教育最本质的起点和最终极的终点,是尊重生命和了解生活的全部意义。当我们抛弃想要孩子成为这个或那个的野心和框架时,才能让孩子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自己内在的智慧。”
所以,零惩罚和零奖赏的养育是长远的养育,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养育。“整体”就是孩子不但有壮硕的身体,还有健康的心灵,以及保有孩子本有的灵性。
当我们愿意放下攻击,带着爱,就有可能转念遇见爱。凯蒂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焦虑教导焦虑,而平安则教导平安。尊重带来尊重,诚恳换来诚恳,爱会遇见爱。真正的沟通,没有攻击,没有伤害
父母的初衷对孩子就是一个健康快乐,永远幸福的样子,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初心呢?
无休止的比较,那份自己无法完成的满足,孩子的成长与别人节奏不同,你自身的焦虑,所有的教育都告诉我们两个事情,第一个让孩子做自己,第二个你是用爱来滋养的他。所以我们学习如何去爱?如何给到孩子完整的自我空间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0820/c2bf4201c5a0350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