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280/1f241d0d335061f6.jpg)
在散步的时候,发现路边的墙缝里长出一棵菩提树小苗。
在佛教中,把与佛陀有关的无忧树(佛诞生于无忧树下)、菩提树、芒果树(佛常于菩提树、芒果树下说法)、娑罗树(佛于娑罗树下涅槃)等等都称为圣树。印象中,菩提树便是极为神圣的,怎么能随意生长在石缝土隙里呢!
疑心自己认错,上前又仔细辨别了一番:形如柿子叶般的叶子,叶尖拖着个长长的尾巴,这种呈心形前端细长似尾的叶片,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是菩提叶无疑了。
也是,菩提树可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它归属于榕亚属下榕组菩提树系,和我们认识的榕树、橡皮树、无花果树都是一家人。看看江门市区里那无处不在,随风而至就能扎根下来的小榕树,墙角石缝里能长出小菩提树,就一点儿也不出奇了。
这么看来,菩提树倒也没有那么神秘了。
《校量数珠功德经》说:“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时掐念,或但手持,诵数一遍,其福无量。”但这个用来念经的菩提子不是用菩提树果子做成的,作为无花果树的远亲,菩提树结的果子也和无花果有点相似,也是一个个看上去肉乎乎的小球。
这样的小果子,种子细小如尘,只是方便菩提树用来播种,用来做手串捻着念经,是不可能的。
相对于果子的不起眼,更吸引人的应该是菩提树的叶子了。
晴天的时候,阳光下菩提叶的叶尖如同长长的凤尾,在风的吹拂下,飘逸之极。在下雨的时候,水珠汇聚到叶片长长的尖端,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从叶尖一滴一滴地滴下,如在咏唱一曲《雨霖铃》。
把菩提叶细细洗去叶肉,就剩下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还被称为“菩提纱”。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也说过:“寺里有菩提树,叶子长得像柿子似的,将菩提叶浸了水去了皮,肉筋细细,就像是蝉翼纱,可以用来裱小册子写经书。”
从前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它的叶子制成的书签,感觉是非常好看的。
江门城中的寺庙里,都种有菩提树。杜阮叱石的观音寺就有许多,而且是一整条菩提树大道,美不胜收。
但,要看菩提树,倒也不用特意去杜阮。在江海银泉花园这边,也有一条种满菩提树的道路。
这些菩提树应该长了有好几年了,都有三四层楼高了。行走其中,满眼就都是菩提树们巴掌大的叶子在晃呀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菩提一词是从佛教大国印度传来的,本意是智慧的意思。在传说中释迦牟尼也就是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
据说菩提树下还会让人有一种神奇的体验:夏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凉爽,而冬天在菩提树的树荫下会感觉温暖。
我站在菩提树下,望着菩提树高高的树冠,可能是心灵不够宁静,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