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问一下像我这般光景的朋友们,你们有为母亲洗过澡吗?为父亲,你们做的最细微的表达是什么?(我会耐心等你们的答案)
其实,如果我换个宾语,问你们为孩子做过什么,你们一定讲得滔滔不绝。而再换过来,问问孩子,他们会为我们这些父母做到哪样?或许现在的简单和天真会给他们许多的可能,那,再大点儿呢,大到我们这个年龄?(我继续等答案)
昨天晚上,我第一次为妈妈洗澡。妈妈术后手臂不能沾水,每天都是爸爸给她打理。在那狭窄的卫生间里,妈妈只让我拧毛巾,不让我给她洗。我知道她会有些羞涩和不适应。没理她的反对,我很认真地为她洗了起来。妈妈也渐渐地由扭捏变得顺从。突然觉得这极简单的事情若不是逢上妈妈生病,我一辈子都没机会去做。没觉得骄傲,倒是羞愧,然后又庆幸自己终于有机会做了件让自己日后想起会略感心安的事情。
每一次,和同龄的人聚到一起总会感慨,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父母之情,主要来自生养之恩。那个时候,一家少说都有三、两个小孩,多的甚至七、八个。那是一个劳动力就是生产力的时代。婆婆忆起旧时苦,总说我老公和姑妹兄妹俩没有爷爷奶奶照看,他们忙完田里要忙小孩,一天到晚没有喘息的机会。其实,这是那个时代的背景,我的父母也是如此。爷爷奶奶们多是上了年纪仍要下地干活,即使像我奶奶那样不常下地的也搭理不过来六、七个孙子孙女,只能任由我们“自由地"生长。
忙累一天的父母回到家,能点清我们的人头便是负了责任,然后立马在灶台跟前忙开了。所以能够平日里肚子饱着,冬天里身上暖和,我们已再无它求了。那时候没有"零食”这个概念,更不用说时尚。最开心是一年上头,爸妈会给我们各缝一身新衣,妈妈也会熬夜给我们各纳一双棉鞋。为了这些,年三十晚上,我们总熬夜,因为守岁的孩子才能穿新衣。
父母给我们洗澡到几岁,我还真不记得了。印象里,他们总说,女孩子要讲卫生。所以当我们可以自己洗澡后,他们会一个一个检查。耳朵后面,胳肢窝里,若有尘垢,就得重洗。但总有过分忙累而疏离的时候,于是,我们头上会长蚤子,那真是些现在想起来都特别恶心的小东西。只是,我们姐仨,虽然争吵不断,但常常还是会大的帮小的。去县城之前,姐姐认真地为妹妹清理了半天,说起这茬儿,姐姐总是居功自傲地讲半天,可惜那会儿妹妹太小,记得并不清明,所以只能假装感激地应和一下。这样想来,现在国家鼓励生两个孩子是对的,关键时候,那是一母同胞的人,总会互相照应。
说起生二宝这事儿,我们自然是只能想想了,所以常遗憾地担心着孩子大了会寂寞。第一次跟我的孩子提这事,他上高一。“生吧,生吧,有了弟弟妹妹,我就少了压力",这家伙欢欣鼓舞。第二次是他高二结束,开始了高消费,主要是书和鞋子,买到不晓得节制。我其实是打趣的,但装得严肃。他略思考了一下,望着我说:虽然这事我不能干涉,但希望你们关键时候能记住,一定要先“保大”!然后很久,朋友们都会笑谈我儿子说的“保大”。最后一次,是上次去给他买礼物,不知怎么谈到这个话题。这次我是真的很严肃,我说,等他上大学了,就给他生个弟弟或妹妹,让他将来有个伴儿,但同时也希望他更努力,将来能担起哥哥的责任。这一回,儿子想了更久,说:“妈妈,你四十多岁了,高龄生育很危险,我希望你珍惜身体!”
好吧,我把你的话当成对我质朴的关心。余生,我们全心为力,但不希望你有压力。我们也会尽力地去侍奉两边的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了,总有小病小疾,希望我们能回馈他们一份安适,虽然他们从来没有索取过。
孩子是应该学会感恩的,但我总是不经意地说起爸爸的辛劳。儿子说,他工作后第一笔薪水会为父亲买最潮的鞋做礼物(他爱的东西,便以为人家都爱,呵呵)。他爸高兴得开车都忘了变道儿。其实,孩子这句话,这份心,已经是最好的礼物了。
这个世界用爱连着我们和父母,我们又连着孩子,世世代代延续着这血浓于水的深情!
父母~我们~孩子
网友评论